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8页 |
·电子废弃物简述 | 第14-18页 |
·电子废弃物 | 第14-15页 |
·电子废弃物资源性与危害性 | 第15-17页 |
·电子废弃物管理条例和法律法规 | 第17-18页 |
·电子废弃物机械-物理法回收技术 | 第18-24页 |
·破碎 | 第18-19页 |
·磁选 | 第19页 |
·气流分选 | 第19-20页 |
·涡流分选 | 第20-24页 |
·涡流分选设备 | 第20-21页 |
·涡流分选理论及影响参数研究 | 第21-23页 |
·涡流分选在电子废弃物回收过程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废弃硒鼓及回收现状 | 第24-27页 |
·废旧、废弃硒鼓 | 第24-25页 |
·废弃硒鼓的资源性与危害性 | 第25-26页 |
·废旧硒鼓的处置 | 第26-27页 |
·废弃硒鼓的处置 | 第27页 |
·废旧冰箱及其回收现状 | 第27-35页 |
·废旧冰箱 | 第27-28页 |
·废旧冰箱的资源性和危害性 | 第28-31页 |
·废旧冰箱回收技术现状 | 第31-34页 |
·废旧冰箱中氟利昂回收技术现状 | 第34-35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35-38页 |
·研究目的 | 第35-36页 |
·研究内容 | 第36页 |
·研究路线图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废弃硒鼓、废旧冰箱箱体物料组分分析及资源化工艺设计 | 第38-53页 |
·引言 | 第38页 |
·废弃硒鼓物料组分分析及资源化工艺设计 | 第38-46页 |
·废弃硒鼓手工拆解 | 第38-39页 |
·废弃硒鼓物料组分分析 | 第39-41页 |
·资源化工艺设计 | 第41-46页 |
·物料解离(破碎)方案设计 | 第41-42页 |
·碳粉回收方案设计 | 第42-43页 |
·破碎硒鼓混合颗粒中铁和磁铁颗粒回收方案设计 | 第43-44页 |
·破碎硒鼓混合颗粒中铝与塑料的分离 | 第44-45页 |
·资源化工艺流程 | 第45-46页 |
·废旧冰箱箱体物料组分分析及资源化工艺设计 | 第46-51页 |
·废旧冰箱箱体的破碎 | 第46-47页 |
·废旧冰箱箱体组成物料分析 | 第47-48页 |
·资源化工艺设计 | 第48-51页 |
·废旧冰箱箱体物料解离(封闭式破碎) | 第48页 |
·CFC-11 的活性炭吸附过程 | 第48-49页 |
·聚氨酯泡沫气流分选工序 | 第49-50页 |
·磁选与涡流分选工序 | 第50-51页 |
·资源化工艺流程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涡流分选操作参数的研究 | 第53-61页 |
·引言 | 第53页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53-54页 |
·涡流分选预实验 | 第54-56页 |
·涡流分选正交设计试验 | 第56-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涡流分选中涡流力模型建立 | 第61-77页 |
·引言 | 第61页 |
·原料、设备 | 第61-63页 |
·原料 | 第61-62页 |
·设备 | 第62-63页 |
·涡流力模型的建立 | 第63-70页 |
·涡流分选机磁辊磁场分布和强度模拟 | 第63-65页 |
·铝片颗粒内部感应涡电流强度计算 | 第65-68页 |
·圆形铝片颗粒感应涡电流电流强度计算 | 第66-67页 |
·矩形铝片颗粒感应涡电流电流强度计算 | 第67页 |
·三角形铝片颗粒感应电流强度计算 | 第67-68页 |
·铝片颗粒内感应磁场强度的计算 | 第68-69页 |
·变频磁场中铝片颗粒所受到的涡流力的计算 | 第69-70页 |
·涡流分选中铝片颗粒从输送带脱离时脱离角的计算 | 第70-74页 |
·涡流分选中铝片颗粒脱离磁辊表面脱离现象的产生 | 第70-71页 |
·脱离角的计算 | 第71-74页 |
·脱离角验证试验 | 第74页 |
·涡流力模型与以前模型对比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铝、塑料颗粒涡流分选分离距离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77-95页 |
·引言 | 第77页 |
·颗粒涡流分选运动行为分析 | 第77-79页 |
·铝片与塑料分离距离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79-86页 |
·涡流分选中铝片颗粒磁辊脱离点的计算 | 第79-80页 |
·涡流分选中铝片颗粒磁场逃逸点计算模型 | 第80-84页 |
·涡流分选中铝片颗粒水平抛射距离计算模型 | 第84-85页 |
·涡流分选中塑料颗粒的水平抛射距离计算模型 | 第85页 |
·铝片与塑料颗粒分离距离的计算 | 第85-86页 |
·验证试验 | 第86-88页 |
·铝片颗粒水平抛射距离计算结果分析 | 第88-91页 |
·新建颗粒分离距离计算模型的用途 | 第91-92页 |
·预测涡流分选分离质量 | 第91页 |
·指导涡流分选,获得更好分离质量 | 第91-92页 |
·涡流分选机设计 | 第92-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废弃硒鼓、冰箱箱体资源化生产线的研究 | 第95-114页 |
·引言 | 第95页 |
·废弃硒鼓资源化生产线的研究 | 第95-105页 |
·废弃硒鼓资源化生产线的构建 | 第95-97页 |
·废弃硒鼓环境友好资源化生产线各工序操作参数的研究 | 第97-102页 |
·废弃硒鼓破碎和碳粉回收工序操作参数优化 | 第97-100页 |
·磁选工序参数优化 | 第100-101页 |
·涡流分选工序参数优化 | 第101-102页 |
·废弃硒鼓资源化生产线回收率的研究 | 第102-104页 |
·对比手工拆解,废弃硒鼓资源化生产线优越性探讨 | 第104-105页 |
·废旧冰箱箱体资源化生产线研究 | 第105-112页 |
·废旧冰箱箱体资源化生产线构建 | 第105-106页 |
·废旧冰箱回收生产线各工序操作参数的优化 | 第106-110页 |
·破碎工序操作参数优化 | 第106-107页 |
·CFC-11 活性炭吸附工序操作参数优化 | 第107页 |
·气流分选工序操作参数优化 | 第107-108页 |
·磁选和涡流分选操作参数优化 | 第108-110页 |
·废旧冰箱箱体资源化生产线回收率的研究 | 第110-111页 |
·所建生产线与其他废旧冰箱箱体资源化生产线对比 | 第111-112页 |
·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七章 废弃硒鼓、废旧冰箱箱体资源化生产线环境风险分析 | 第114-124页 |
·引言 | 第114-115页 |
·设备和方法 | 第115-117页 |
·废弃硒鼓资源化生产线环境风险因子监测和评价 | 第117-120页 |
·监测项目及采样位置分布 | 第117页 |
·监测结果与评价 | 第117-120页 |
·噪声监测结果与评价 | 第117-118页 |
·空气颗粒物(TSP、PM10)浓度监测结果与评价 | 第118页 |
·空气中碳粉有机组分浓度监测结果与评价 | 第118-120页 |
·待改进目标与措施 | 第120-122页 |
·待改进目标 | 第120页 |
·改进措施 | 第120-122页 |
·噪声控制改进措施 | 第120-122页 |
·余灰重金属浓度超标处理方案 | 第122页 |
·小结 | 第122-12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7页 |
结论 | 第124-126页 |
展望 | 第126-127页 |
创新点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5页 |
研究成果和获奖情况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