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开展我国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研究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 ·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的进展 | 第12-13页 |
| ·研究的不足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第2章 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研究的理论问题 | 第15-24页 |
| ·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的涵义 | 第15-16页 |
| ·专业化的定义及标准 | 第15-16页 |
| ·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的定义 | 第16页 |
| ·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的特点 | 第16-19页 |
| ·我国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 ·推进我国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21-24页 |
| ·特色原则 | 第22页 |
| ·系统原则 | 第22页 |
| ·政策性原则 | 第22页 |
| ·科学性原则与标准原则 | 第22-23页 |
| ·人本原则 | 第23-24页 |
| 第3章 我国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第24-38页 |
| ·我国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现状 | 第24-28页 |
| ·推进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的实践探索 | 第28-33页 |
| ·高校试点推行的教育职员制度 | 第28-29页 |
| ·教育职员制度试点工作尚需解决的问题 | 第29-33页 |
| ·影响我国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的主要因素 | 第33-38页 |
| ·对高校管理工作专业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33页 |
| ·高校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33-34页 |
| ·高校管理人员待遇不高 | 第34-35页 |
| ·管理观念滞后 | 第35-36页 |
| ·缺乏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历史积淀 | 第36-38页 |
| 第4章 发达国家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经验与启示 | 第38-50页 |
| ·发达国家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水平状况 | 第38-39页 |
| ·发达国家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第39-45页 |
| ·重视高校管理工作专业化 | 第39页 |
| ·建立了一套适应高校管理人员特点的管理制度 | 第39-45页 |
| ·国外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个案述评 | 第45-50页 |
| ·伦敦帝国学院的机构设置与管理人员配置 | 第45-46页 |
| ·MIT为职工职业发展计划所开设的培训课程 | 第46-50页 |
| 第5章 推进我国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建议 | 第50-82页 |
| ·推行全员聘用制,形成竞争、流动、开放的选聘机制 | 第50-59页 |
| ·实行高校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推行全员聘用制的前提 | 第50-51页 |
| ·科学设岗是推行全员聘用制的关键 | 第51-55页 |
|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是推行全员聘用制的重点 | 第55-59页 |
| ·建构以人为本的考评制度,建立凭实绩用人的良性机制 | 第59-67页 |
| ·研究高校管理人员的特点 | 第59页 |
| ·营造以人为本的考评环境 | 第59-60页 |
| ·建立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考评体系 | 第60-67页 |
| ·建立因校制宜的薪酬管理制度,形成“优劳优酬”的激励机制 | 第67-73页 |
| ·建立因校制宜的薪酬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 第67-68页 |
| ·营造实施因校制宜的薪酬管理制度环境 | 第68-69页 |
| ·建立因校制宜的薪酬体系 | 第69-73页 |
| ·加强高校管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构建学习型组织 | 第73-82页 |
| ·构筑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的知识基础 | 第73-74页 |
| ·建立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培训开发体系 | 第74-81页 |
| ·构建学习型组织 | 第81-82页 |
| 结论 | 第82-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2-93页 |
| 附录B 关于我国高校管理队伍现状的调查问卷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