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图像质量提升技术 | 第14-26页 |
2.1 视频压缩技术概述 | 第14-15页 |
2.2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 第15-18页 |
2.2.1 预测编码 | 第15-17页 |
2.2.2 变换编码 | 第17页 |
2.2.3 统计编码 | 第17-18页 |
2.2.4 行程编码 | 第18页 |
2.2.5 量化 | 第18页 |
2.3 变换编码中图像“块效应”的消除算法 | 第18-24页 |
2.3.1 “块效应”的产生原因 | 第19-20页 |
2.3.2 “块效应”的表现形式 | 第20页 |
2.3.3 消除“块效应”的一种算法 | 第20-23页 |
2.3.4 实验结果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视频传输技术 | 第26-35页 |
3.1 视频传输技术概述 | 第26-28页 |
3.1.1 视频传输的意义 | 第26页 |
3.1.2 视频传输的特点 | 第26页 |
3.1.3 嵌入式实时音视频处理系统对视频传输的要求 | 第26-27页 |
3.1.4 传输协议研究 | 第27-28页 |
3.2 基于RTCP统计信息的视频编码码率调节技术 | 第28-29页 |
3.3 流媒体传输中一种基于客户端缓冲区预警的速率控制 | 第29-34页 |
3.3.1 基于窗口的拥塞控制 | 第30页 |
3.3.2 基于速率的拥塞控制 | 第30-31页 |
3.3.3 基于客户端缓冲区预警的速率控制 | 第31-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实时系统任务调度技术研究 | 第35-46页 |
4.1 实时系统概述 | 第35-36页 |
4.2 单处理器实时系统任务模型及任务调度算法 | 第36-40页 |
4.2.1 任务模型 | 第36-37页 |
4.2.2 任务调度算法概述与分类 | 第37-40页 |
4.3 一种基于DMS和EDF的多任务混合调度算法 | 第40-45页 |
4.3.1 实时系统中的混合调度问题 | 第40页 |
4.3.2 算法描述和任务模型 | 第40-41页 |
4.3.3 算法的可调度性分析 | 第41-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嵌入式实时音视频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74页 |
5.1 嵌入式实时音视频处理系统概述 | 第46-47页 |
5.2 嵌入式实时音视频处理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47-50页 |
5.2.1 软件模块划分 | 第47页 |
5.2.2 系统顶层组织框架 | 第47-50页 |
5.3 数据采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3页 |
5.3.1 视频采集 | 第50-52页 |
5.3.2 音频采集 | 第52-53页 |
5.4 MPEG4压缩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65页 |
5.4.1 视频音频编码器的设计 | 第53-57页 |
5.4.2 压缩数据的组织 | 第57-59页 |
5.4.3 压缩子系统与采集子系统的接口设计 | 第59-60页 |
5.4.4 压缩子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工作流程 | 第60-61页 |
5.4.5 视频压缩中DCT算法实现的优化 | 第61-65页 |
5.4.6 视频压缩中的比特率自适应调节机制 | 第65页 |
5.5 媒体传输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65-72页 |
5.5.1 传输子系统与压缩子系统共享缓冲区的结构定义 | 第66-67页 |
5.5.2 共享缓冲区的读写同步机制 | 第67-68页 |
5.5.3 传输子系统与压缩子系统的接口函数定义 | 第68-69页 |
5.5.4 媒体传输子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工作流程 | 第69-72页 |
5.6 系统运行报告 | 第7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4-75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