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5页 |
第一部分 仔、稚鱼的生长与食性的研究 | 第15-22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15页 |
1 鱼苗来源 | 第15页 |
2 培育条件 | 第15页 |
3 培育方法 | 第15页 |
4 取样及生长数据测量 | 第15页 |
5 耳石摘取 | 第15页 |
二、 结果 | 第15-19页 |
1 全长、体长生长 | 第16页 |
2 体重生长 | 第16-17页 |
3 全长与体重关系 | 第17页 |
4 个体间生长差异 | 第17页 |
5 口裂生长 | 第17-18页 |
6 仔、稚鱼的饵料选择 | 第18-19页 |
三、 讨论 | 第19-22页 |
1 生长特点 | 第19-20页 |
2 仔鱼摄食特点 | 第20页 |
3 适口饵料的选择 | 第20-21页 |
4 食饵与生长关系 | 第21-22页 |
第二部分 暗纹东方鲀的年龄鉴定与年轮特征 | 第22-36页 |
一、 材料和方法 | 第22-24页 |
1 生长试验材料收集 | 第22页 |
2 年龄试验材料收集 | 第22页 |
3 年龄材料处理 | 第22-23页 |
4 新轮形成确定方法 | 第23页 |
5 年龄材料的观察与数据测量 | 第23-24页 |
二、 结果 | 第24-27页 |
1 暗纹东方鲀耳石的形态特征 | 第24页 |
2 年轮特征 | 第24-25页 |
3 年龄组成 | 第25-26页 |
4 年轮形成时间 | 第26-27页 |
5 第一轮形成的时间 | 第27页 |
三、 讨论 | 第27-36页 |
1 关于耳石的形态变化 | 第27-28页 |
2 可用作鲀鱼年龄鉴定的鱼体材料 | 第28页 |
3 年龄鉴定的可靠性 | 第28-29页 |
4 牙齿能否用作鱼类的年龄鉴定 | 第29-30页 |
5 年龄解释上的差异 | 第30页 |
6 耳石年轮形式 | 第30-31页 |
7 副轮特征 | 第31-32页 |
8 初轮和幼轮 | 第32页 |
9 第一轮形成的时间 | 第32页 |
10 耳石年轮准确性验证 | 第32-33页 |
11 年轮形成的时间及原因 | 第33-36页 |
第三部分 暗纹东方鲀的生长特性 | 第36-49页 |
一、 材料和方法 | 第36-38页 |
1 轮径测量 | 第36-37页 |
2 生长方程 | 第37页 |
3 体长退算 | 第37页 |
4 耳石重量与体长、年龄的关系 | 第37页 |
5 牙齿重量与体长、年龄的关系 | 第37-38页 |
二、 结果 | 第38-45页 |
1 生长数据 | 第38页 |
2 体重关系 | 第38页 |
3 生长曲线 | 第38-41页 |
4 体长-耳石半径关系及体长退算 | 第41-42页 |
5 体长-脊椎骨半径关系及体长退算 | 第42-43页 |
6 耳石重量与体长、年龄的关系 | 第43-45页 |
7 牙齿重量与体长、年龄的关系 | 第45页 |
三、 讨论 | 第45-49页 |
1 雌雄生长比较及养殖型暗纹东方鲀同野生型暗纹东方鲀生长比较 | 第45-46页 |
2 生长方程 | 第46页 |
3 鱼体生长与耳石生长的关系 | 第46-47页 |
4 牙齿用于生长的研究 | 第47页 |
5 耳石重量用于暗纹东方鲀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