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1 导论 | 第9-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问题 | 第9-11页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主要运用理论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2-14页 |
2 我国村干部素质的一般定位和新形势下对村干部素质的要求 | 第14-20页 |
2.1 村干部素质的含义 | 第16页 |
2.2 提高村干部素质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2.3 现阶段提高村干部素质的意义 | 第17-18页 |
2.4 村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第18-20页 |
3 我国村干部素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20-31页 |
3.1 村干部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 第20-24页 |
3.2 村干部的素质仍需提高 | 第24-28页 |
3.3 村干部素质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28-31页 |
4 村干部素质与农村经济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 | 第31-44页 |
4.1 高素质的村干部能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知识、科技与农户建立有效的联系 | 第31-35页 |
4.2 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容易探求到适合本地区实际的致富路子,加快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 第35-37页 |
4.3 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建立了一个严格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 | 第37页 |
4.4 现阶段提高村干部素质的实践探索 | 第37-39页 |
4.5 村干部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双向互动效应的一个实证 | 第39-44页 |
5 新形势下造就高素质村干部队伍的对策 | 第44-53页 |
5.1 加快在全国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 第45-47页 |
5.2 加大培训力度是培养高素质村干部的主要途径 | 第47页 |
5.3 建立村干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考核村干部业绩 | 第47-48页 |
5.4 与农民一起投身市场经济大潮,提高村干部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 | 第48-50页 |
5.5 强化民主监督机制是造就高素质村干部队伍的保证 | 第50-52页 |
5.6 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加大村干部资源开发的投入 | 第52页 |
5.7 开展易地挂职锻炼,增加工作压力和见识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