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锚式吊桥的施工控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桥梁施工监控的重要性 | 第8-9页 |
·自锚式吊桥施工控制的特点 | 第9-11页 |
·论文背景 | 第11-12页 |
·目前研究状况及本文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自锚式吊桥的相关理论与观点 | 第14-26页 |
·悬索桥分析的非线性影响 | 第14-22页 |
·自锚式吊桥主缆位移弱相干的观点 | 第22-24页 |
·自锚式吊桥吊杆力相邻影响的观点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自锚式吊桥的施工控制 | 第26-34页 |
·自锚式吊桥施工控制的目标 | 第26-27页 |
·自锚式吊桥施工控制的内容 | 第27-28页 |
·自锚式吊桥施工控制的方法 | 第28-33页 |
·义乌江自锚式吊桥施工监控的内容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张拉前的控制分析 | 第34-50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4-39页 |
·基本模型 | 第35-37页 |
·将叠合梁换算成整体梁 | 第37-39页 |
·理想成桥状态 | 第39-40页 |
·空缆状态 | 第40-41页 |
·30%理想索力状态 | 第41-43页 |
·60%理想索力状态 | 第43-45页 |
·一期恒载状态 | 第45-46页 |
·成桥状态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局部问题的研究与措施 | 第50-5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0-51页 |
·锚碇处的计算与措施 | 第51-55页 |
·主缆与索鞍间摩擦的计算 | 第55-58页 |
第六章 张拉中的控制分析 | 第58-82页 |
·吊杆张拉的实施 | 第58-64页 |
·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 第58-60页 |
·第一轮张拉的实施 | 第60-62页 |
·第二轮张拉的实施 | 第62-64页 |
·主缆位移弱相干观点的分析 | 第64-70页 |
·吊杆力相邻影响观点的分析 | 第70-72页 |
·交替前进张拉法及其优点 | 第72-78页 |
·第三轮张拉中出现的问题 | 第78-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索力优化问题的研究 | 第82-92页 |
·索力优化的必要性 | 第82页 |
·索力优化的可行性 | 第82-83页 |
·索力优化的计算简例 | 第83-90页 |
·模型分析部分 | 第84-86页 |
·优化分析部分 | 第86-88页 |
·优化结果 | 第88-90页 |
·小结 | 第90-92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