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 第1-27页 |
第一章 先秦的游侠 | 第27-39页 |
第一节 游侠的社会文化渊源 | 第27-30页 |
第二节 游侠的产生与战国游侠的活跃 | 第30-39页 |
第二章 汉代的游侠歌谣 | 第39-56页 |
第一节 游侠热潮的再起 | 第39-48页 |
一、 炽烈的侠风 | 第39-42页 |
二、 游侠的豪暴化 | 第42-45页 |
三、 游侠的悲惨命运 | 第45-48页 |
第二节 游侠歌谣 | 第48-53页 |
一、 丰富真实的思想内容 | 第48-50页 |
二、 朴素自然的艺术形式 | 第50-52页 |
三、 对文人游侠诗创作的影响 | 第52-53页 |
第三节 《东门行》 | 第53-56页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隋的游侠诗 | 第56-117页 |
第一节 乱世中的侠风泛起 | 第56-61页 |
第二节 建安游侠诗 | 第61-82页 |
一、 写实与理想化改造的并存 | 第61-67页 |
二、 “建安风骨”的透射 | 第67-72页 |
三、 儒家精神传统的深沉流露 | 第72-82页 |
第三节 两晋游侠诗 | 第82-98页 |
一、 多样的精神面貌 | 第82-87页 |
二、 入世情怀的复杂表现 | 第87-98页 |
第四节 南朝游侠诗 | 第98-110页 |
一、 魏晋遗音 | 第98-104页 |
二、 从刚健到浮华 | 第104-110页 |
第五节 北朝游侠诗 | 第110-112页 |
一、 长期的战乱 | 第110-111页 |
二、 诗歌的粗犷之气 | 第111-112页 |
第六节 隋代的游侠诗 | 第112-114页 |
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游侠诗的价值与影响 | 第114-117页 |
第四章 唐代的游侠诗 | 第117-164页 |
第一节 侠风的盛行 | 第117-125页 |
第二节 初唐游侠诗 | 第125-134页 |
一、 南朝余绪 | 第125-128页 |
二、 意气的泛开与游侠诗的刚健风貌 | 第128-134页 |
第三节 盛唐游侠诗 | 第134-153页 |
一、 盛唐诗人激越的精神状态 | 第134-136页 |
二、 任侠精神的弥漫和对传统游侠精神之歌唱 | 第136-143页 |
三、 立功边塞的热潮、游侠从军的风气与游侠诗的时代风貌 | 第143-150页 |
四、 辉光四照的入世精神 | 第150-153页 |
第四节 中晚唐游侠诗 | 第153-162页 |
一、 国势日下中的诗人心态 | 第153-155页 |
二、 发展中的蜕变 | 第155-162页 |
第五节 唐代游侠诗的成就与地位 | 第162-164页 |
小结 | 第164-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2页 |
致谢 | 第172-17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