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1 导论 | 第8-2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 ·基本概念 | 第12-16页 |
| ·论文的逻辑框架与创新点 | 第16-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2-25页 |
| 2 水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 第25-41页 |
| ·水问题及其制度回应的研究文献 | 第25-29页 |
| ·对水制度安排的研究文献 | 第29-35页 |
| ·中国水制度研究文献 | 第35-41页 |
| 3 全球水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 | 第41-61页 |
| ·水制度的国际比较 | 第41-53页 |
| ·全球水制度演进的共同特征 | 第53-57页 |
| ·全球水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 | 第57-61页 |
| 4 中国水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61-80页 |
| ·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其需求趋势 | 第61-64页 |
| ·中国水制度的历史性变迁 | 第64-68页 |
| ·新中国水制度的阶段性变迁 | 第68-80页 |
| 5 中国水制度分析的基本框架 | 第80-112页 |
| ·水的经济学性质分析 | 第80-91页 |
| ·多机制共生水配置模型 | 第91-103页 |
| ·水制度的多层次分析框架 | 第103-109页 |
| ·中国水制度分析的基本框架 | 第109-112页 |
| 6 中国水定价制度的经济分析 | 第112-148页 |
| ·水定价制度框架和国际比较 | 第112-116页 |
| ·水定价理论与方法 | 第116-126页 |
| ·中国水定价制度现状与水价改革 | 第126-134页 |
| ·中国水价形成机制研究 | 第134-140页 |
| ·中国水价改革对农业的影响 | 第140-148页 |
| 7 中国水权和水市场制度的经济分析 | 第148-191页 |
| ·水权和水市场的基本理论 | 第148-163页 |
| ·水市场的实践和博弈分析 | 第163-172页 |
| ·中国水权和水市场制度 | 第172-183页 |
| ·构建中国水市场制度 | 第183-191页 |
| 8 中国用水户组织制度的经济分析 | 第191-227页 |
| ·用水户组织的作用 | 第191-199页 |
| ·用水户组织的内部结构 | 第199-204页 |
| ·用水户组织的外部条件 | 第204-213页 |
| ·用水户组织与政府的相互作用 | 第213-217页 |
| ·中国用水户组织的发展 | 第217-227页 |
| 9 流域背景下的中国水制度分析 | 第227-249页 |
| ·流域背景下的中国水制度框架 | 第227-230页 |
| ·流域背景下的支撑性水制度安排 | 第230-234页 |
| ·一个案例:黑河流域张掖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的分析 | 第234-239页 |
| ·制度缺失:对黄河断流和南水北调的水制度思考 | 第239-249页 |
| 10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249-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4-267页 |
| 后 记 | 第267-2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