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件主动寻位安装方法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研发及其工程应用
第一章 引言 | 第1-20页 |
·柔性制造系统概述 | 第9-11页 |
·柔性制造系统及其组成 | 第10页 |
·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瓶颈 | 第10-11页 |
·柔性夹具 | 第11-13页 |
·结构可重组的柔性夹具 | 第11页 |
·基于相变材料的柔性夹具 | 第11-13页 |
·主动寻位和状态记忆柔性夹具系统 | 第13-19页 |
·PCBF夹具 | 第13-14页 |
·RFPE夹具 | 第14-15页 |
·IL&SM夹具 | 第15-19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0-34页 |
·IPS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流程 | 第20-25页 |
·IPS的核心地位及工作流程 | 第20-22页 |
·IPS的模块说明 | 第22页 |
·IPS的主要功能 | 第22-25页 |
·IPS的软件开发平台及其数据结构 | 第25-31页 |
·IPS的基本开发要求 | 第25-26页 |
·IPS构建平台的选择 | 第26-30页 |
·IPS的数据访问方式 | 第30-31页 |
·IPS的系统要求的硬件与软件要求 | 第31页 |
·IPS的关键算法与技术 | 第31-33页 |
·通用寻位箱结构的优化设计 | 第32页 |
·基于主动寻位机理的基准转换几何计算模型 | 第32页 |
·人工智能技术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通用寻位箱的优化设计 | 第34-40页 |
·寻位箱误差敏感方向的定义 | 第34页 |
·寻位箱的结构设计 | 第34-39页 |
·平台型寻位箱结构 | 第34-36页 |
·内嵌型寻位箱结构 | 第36-38页 |
·内嵌型寻位箱的工艺设计 | 第38页 |
·寻位元件的设计 | 第38-39页 |
·寻位箱的材料选择及工艺处理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主动寻位安装关键技术研究 | 第40-53页 |
·人工智能技术在IPS中的应用 | 第40-45页 |
·产生式系统概述 | 第40页 |
·“回”形搜索策略 | 第40-43页 |
·三角形法则 | 第43-45页 |
·基准转换几何计算模型 | 第45-52页 |
·基准转换几何计算模型总体设计思路 | 第46页 |
·寻位箱基准面数据采集及其信息处理 | 第46-47页 |
·机床模拟基准的参数化设计 | 第47页 |
·基准转换几何计算模型的设计过程 | 第47-50页 |
·实例分析 | 第50-51页 |
·基准面形状精度评估算法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信息处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 第53-74页 |
·IPS的数据库设计 | 第53-56页 |
·寻位箱参数化设计及其配置 | 第56-65页 |
·寻位箱数据结构设计 | 第56-58页 |
·工件最小包围盒尺寸获取 | 第58页 |
·基于系列板块标准的寻位箱参数化设计及自动装配 | 第58-60页 |
·寻位箱的定制 | 第60-62页 |
·寻位箱的配置 | 第62-64页 |
·基于安装要求的寻位孔增设 | 第64-65页 |
·毛坯设计及其在寻位箱中的定位安装 | 第65页 |
·填料设计与管理及其关键填料参数设定 | 第65-66页 |
·寻位元件的智能布置 | 第66-71页 |
·探针法 | 第66-67页 |
·对象识别方法 | 第67-68页 |
·寻位元件的智能布置实现过程 | 第68-71页 |
·系统间通讯 | 第71页 |
·系统管理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案例说明与系统应用 | 第74-83页 |
·加工对象选择 | 第74页 |
·工艺方案设计 | 第74-77页 |
·误差敏感方向确定 | 第74-75页 |
·加工对象最小包围盒三维尺寸计算 | 第75页 |
·加工对象的毛坯设计 | 第75-76页 |
·填料选择 | 第76页 |
·工序关键参数设计 | 第76-77页 |
·安装系统设计 | 第77-79页 |
·寻位箱配置 | 第77-78页 |
·毛坯安装与寻位元件的智能布置 | 第78-79页 |
·信息综合处理 | 第79-82页 |
·IPS与工件安装子系统、寻位检测子系统的通讯 | 第79-82页 |
·基准转换几何计算模型 | 第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小结 | 第83页 |
·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建议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