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5页 |
前言 | 第15-28页 |
第一章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质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8-37页 |
一、 材料和仪器 | 第28页 |
1 、材料 | 第28页 |
2 、仪器 | 第28页 |
二、 方法和结果 | 第28-36页 |
1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释放度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8-32页 |
·释放介质的选择 | 第28-31页 |
·不同释放介质的配制 | 第28页 |
·阿莫西林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稳定性 | 第28-29页 |
·测定波长选择 | 第29-30页 |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在不同介质中的体外释放行为考察 | 第30页 |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释放液的漏槽条件验证 | 第30-31页 |
·辅料对阿莫西林检测的影响 | 第31页 |
·释放度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2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2-36页 |
·色谱条件 | 第32页 |
·HPLC 方法评价 | 第32-35页 |
·标准曲线线性 | 第32-33页 |
·最低检测限 | 第33页 |
·精密度 | 第33-34页 |
·辅料干扰试验 | 第34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34-35页 |
·含量测定 | 第35-36页 |
三、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二章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制剂学研究 | 第37-57页 |
一、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制备装置 | 第37页 |
二、 载体材料的选择 | 第37-39页 |
1 、粘附材料的选择 | 第37-38页 |
·粘附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37-38页 |
·粘附性考察 | 第38页 |
2 、骨架材料的选择 | 第38-39页 |
三、 制剂处方工艺的确定 | 第39-57页 |
1 、粘膜粘附性试验 | 第39-42页 |
·处方中各组分对粘附作用的影响 | 第39-40页 |
·处方中 EC 与 Cb 比对粘附作用的影响 | 第40页 |
·处方中 Amo 投药量对粘附作用的影响 | 第40-41页 |
·粒径大小对粘附作用的影响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2 、成球效果试验 | 第42-44页 |
·乳化时间对乳化效果和成球效果的影响 | 第42页 |
·处方中 Ec 与 Cb 的配比对成球效果的影响 | 第42页 |
·体系温度对成球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抽气量对成球效果影响 | 第43页 |
·搅拌速度对成球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投药量对成球效果的影响 | 第44页 |
·乳化剂用量对成球效果的影响 | 第44页 |
·分散相量对成球效果影响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页 |
3 、药物释放效果试验 | 第44-57页 |
·处方中 Ec 与 Cb 的不同比例对药物释放效果影响 ? | 第44-57页 |
第三章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理化性质及质量研究 | 第57-80页 |
一、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57-62页 |
1 、微球表面及内部结构 | 第57页 |
2 、微球在介质中的表面形态 | 第57-59页 |
3 、动态热差扫描(DSC) | 第59页 |
4 、粒径 | 第59-60页 |
5 、微球粘膜粘附性 | 第60页 |
6 、微球圆整性 | 第60-61页 |
·休止角 | 第60-61页 |
·静止角 | 第61页 |
7 、微球吸湿性 | 第61-62页 |
二、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质量研究 | 第62-77页 |
1 、微球中阿莫西林的鉴别 | 第62-63页 |
2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溶剂残留量检测 | 第63-64页 |
·仪器与色谱条件 | 第63页 |
·溶剂有机残留量检测 | 第63-64页 |
3 、相关物质检测 | 第64-69页 |
·HPLC 法 | 第64-69页 |
·仪器与色谱条件 | 第64页 |
·降解产物检视专属性 | 第64-66页 |
·相关物质检测 | 第66-69页 |
4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在介质中的药物稳定性研究 | 第69-71页 |
·方法 | 第69页 |
·盐酸介质中阿莫西林的稳定性 | 第69页 |
·粘附材料和微球对阿莫西林稳定性的影响 | 第69-71页 |
·卡波姆对阿莫西林稳定性的影响 | 第69页 |
·微球对阿莫西林稳定性影响 | 第69-71页 |
5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几天球释放度测定 | 第71-73页 |
·盐酸介质中的释放行为 | 第71页 |
·磷酸缓冲液中的释放试验 | 第71-73页 |
·释放条件 | 第71-72页 |
·测定方法 | 第72页 |
·释放均一性及释药限度检测 | 第72-73页 |
6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的药物含量测定 | 第73页 |
·仪器与色谱条件 | 第73页 |
·微球载药量及包封率测定 | 第73页 |
7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稳定性考察 | 第73-77页 |
·强光照射试验 | 第74页 |
·高温试验 | 第74-75页 |
·高湿度试验 | 第75页 |
·加速试验 | 第75-76页 |
·长期试验 | 第76-77页 |
三、 讨论 | 第77-79页 |
四、 小结 | 第79-80页 |
第四章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动物胃肠道粘附效果、胃内药物浓度及药效研究 | 第80-92页 |
一、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对动物胃肠道粘附作用考察 | 第80-84页 |
1 、离体动物胃粘膜滞留试验 | 第80-81页 |
·方法 | 第80-81页 |
·结果 | 第81页 |
2 、离体动物小肠粘附力试验 | 第81-8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81页 |
·方法 | 第81-82页 |
·粘膜处理 | 第81页 |
·试验步骤 | 第81-82页 |
·结果 | 第82页 |
3 动物胃肠道滞留试验 | 第82-84页 |
·方法 | 第82页 |
·结果 | 第82-84页 |
二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生球在动物胃组织药物浓度考察 | 第84-86页 |
三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抗小鼠体内幽门螺杆菌(HP)试验 | 第86-88页 |
1 、方法 | 第86-87页 |
·HP 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86页 |
·鼠胃组织 HP 分离与鉴定 | 第86页 |
·单次给药抗 HP 试验 | 第86-87页 |
·多次给药抗 HP 试验 | 第87页 |
2 、结果 | 第87-88页 |
·单次给药抗 HP 效果 | 第87-88页 |
·多次给药抗 HP 效果 | 第88页 |
四、 讨论 | 第88-89页 |
五、 结论 | 第89-92页 |
第五章 粘附机理的探索 | 第92-107页 |
一、 紫外吸光值变化考察粘附材料与粘液的相互作用 | 第94-98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94-95页 |
2 、方法 | 第95页 |
·试液配制 | 第95页 |
·pH1.0 和 3.0 条件下高分子材料与粘液混合后的紫外吸光度差值变化 | 第95页 |
·高分子材料与粘液混合后不同时刻的相对紫外吸光度差值变化 | 第95页 |
3 、结果 | 第95-97页 |
4 、小结 | 第97-98页 |
二、 吊片法考察溶液表面张力变化 | 第98-102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98页 |
2 、方法 | 第98-99页 |
3 、结果 | 第99-102页 |
三、 拉力法考察粘附材料拉离小鼠胃粘膜所需力 | 第102-103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02页 |
2 、方法 | 第102-103页 |
3 结果 | 第103页 |
四 讨论 | 第103-105页 |
五 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六章 超临界流体制备微粒新技术的探讨 | 第107-128页 |
一 GAS 法制备乙基纤维素空白微粒 | 第108-113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08-109页 |
2 方法 | 第109页 |
·微粒制备 | 第109页 |
·微粒性质考察 | 第109页 |
·微粒表面及形态观察 | 第109页 |
·微粒粒径测定 | 第10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09-113页 |
·正交设计法摸索粒径影响因素 | 第109-110页 |
·单因素考察 Ec 浓度、温度与压力对微粒粒径的影响 | 第110-113页 |
·Ec 浓度对微粒粒径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温度对微粒粒径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压力对微粒粒径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二、 SEDS 法制备乙基纤维素空白微粒 | 第113-115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13页 |
2 、方法 | 第113页 |
·微粒制备 | 第113页 |
·微粒考察 | 第113页 |
3 、结果及讨论 | 第113-114页 |
·温度对微粒粒径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压力对微粒粒径的影响 | 第114页 |
4 、乙基纤维素空白微粒制备小结 | 第114-115页 |
三、 超临界流体成粒技术制备粘附微粒 | 第115-128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15页 |
2 、方法 | 第115-118页 |
·阿莫西林粘附微粒制备 | 第115-116页 |
·阿莫西林-载体材料混悬液的配制 | 第115页 |
·阿莫西林粘附微粒制备 | 第115-116页 |
·GAS 法制备微粒 | 第115页 |
·SEDS法制备微粒 | 第115-116页 |
·不含粘附材料的阿莫西林微粒制备 | 第116页 |
·微粒形态观察 | 第116页 |
·载药量及包封率测定 | 第116页 |
·微粒粒径及跨距测定 | 第116页 |
·微粒药物释放测定 | 第116-117页 |
·粘附微粒的动物物体粘附性考察 | 第117-118页 |
·微粒在离体小鼠胃粘膜上的粘附试验 | 第117页 |
·微粒在大鼠翻转小肠粘膜上粘附试验 | 第117-118页 |
3 、结果 | 第118-121页 |
·粘附微粒形态 | 第118页 |
·粘附微粒的制备条件、粒径、跨距和载药量结果 | 第118-119页 |
·药物原料及粘附微粒 HPLC 分析 | 第119页 |
·粘附微粒药物释放结果 | 第119-121页 |
·GAS 法和 SEDS 法比较 | 第119-120页 |
·超临界流体技术与乳化溶媒蒸发法比较 | 第120-121页 |
·粘附试验结果 | 第121页 |
·微粒在离体小鼠胃粘膜上粘附效果 | 第121页 |
·微粒在翻转大鼠小肠粘膜上粘附效果 | 第121页 |
4 、讨论 | 第121-126页 |
·微粒形态 | 第121-122页 |
·阿莫西林在超临界 CO2中溶解度 | 第122-123页 |
·药物释放 | 第123页 |
·微粒粒径及跨距 | 第123-125页 |
·微粒粘附效果 | 第125-126页 |
5 、小结 | 第126-12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8页 |
致 谢 | 第138-139页 |
附 录 | 第139-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