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应用气象学论文

人地关系协调意义下气候保护的模拟研究及系统原型开发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24页
   ·地球信息科学第13-15页
     ·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球信息科学第13-14页
     ·地球模拟器与地学决策支持系统第14-15页
   ·地球信息科学的一个焦点问题-全球变化第15-17页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并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第15-16页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第16页
     ·对气候变化的思考第16-17页
   ·气候变化与国家经济安全第17-18页
   ·气候保护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分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19页
   ·从人地关系协调的意义来发展气候保护的经济安全分析第19-23页
     ·从一般均衡框架到人地关系协调框架第20页
     ·人地关系协调意义下的气候保护研究要考虑增汇的作用第20-21页
     ·人地关系协调意义下的气候保护研究要包含技术进步因素第21-22页
     ·人地关系协调意义下的气候保护研究要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最优增长路线选择第22-23页
     ·小结第23页
   ·本文结构第23-24页
附录 模型系统的继承和集成第24-25页
第二章 中国气候保护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第25-34页
   ·系统需求分析第25-29页
     ·系统用户及其特点第25-26页
     ·系统目标第26页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第26-27页
     ·功能性需求分析第27-28页
     ·数据需求分析第28-29页
     ·软硬件需求分析第29页
   ·系统设计第29-32页
     ·设计思想第29页
     ·系统总体结构第29-30页
     ·用户和人机交互界面第30-31页
     ·模型库子系统第31页
     ·数据库子系统第31-32页
   ·系统模拟方法分析第32-33页
     ·数学建模第32-33页
     ·情景分析法第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人地关系协调意义下内生经济学模型体系的建立第34-45页
   ·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模型构建的基础第34-35页
     ·模型体系的集成与修正第35页
   ·人地关系协调意义下的内生经济学模型的基本结构第35-43页
     ·模型主要方程的建立及修改第36-43页
       ·宏观经济模块第36-39页
       ·气候系统响应模块第39-41页
       ·人地关系协调决策选择模块第41-43页
   ·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数据的采集第45-53页
   ·模型参数的说明与取值第45-49页
     ·宏观经济模块参数第45-47页
     ·气候系统响应模块参数第47-48页
     ·政策选择模块参数第48-49页
   ·模型变量的说明及初值确定第49-52页
     ·宏观经济模块变量第49-50页
     ·气候变化模块变量第50-51页
     ·政策选择模块变量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第53-68页
   ·系统实现的技术基础第53-55页
     ·面向对象技术第53-54页
     ·基于Delphi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第54页
     ·ADO数据存取技术第54-55页
     ·Delphi的ADO开发第55页
   ·系统功能的实现第55-68页
     ·系统界面的设定第56-57页
     ·模型运行参数的设定第57-58页
     ·数据库开发与数据存取第58-59页
     ·模型计算功能实现第59-66页
     ·计算结果绘图显示功能实现第66-68页
第六章 中国气候保护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第68-83页
   ·宏观经济背景和人地关系协调现状第68-70页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第68-69页
     ·能源问题上人地关系协调现状第69-70页
   ·人地关系协调与气候控制原理第70-72页
     ·人不能超越自然第70-71页
     ·中国不能零增长第71页
     ·技术进步是人地关系改善的力量第71页
     ·增汇:一种重要的协调手段第71-72页
   ·模拟情景设定第72-73页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第73-77页
     ·中国CO2排放量预测第73-74页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预测第74-76页
     ·效用分析第76-77页
   ·对世界除中国以外其他地区的不同减排情景的比较第77-79页
   ·考虑不确定性的情况第79-81页
   ·结论第81-83页
第七章 总结和讨论第83-86页
   ·总结第83-84页
   ·讨论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后记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WTO体系下环境与贸易法律冲突对我国的影响
下一篇:脂肪中表达的基因StARD4,StARD6,RNPC3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