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无缝钢管超声及涡流检测技术 | 第12页 |
·缝钢管超声涡流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超声涡流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论文的工程背景 | 第16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超声涡流检测技术及相关理论 | 第19-31页 |
·引言 | 第19页 |
·缝钢管超声波检测技术 | 第19-26页 |
·超声波检测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超声波波型分类 | 第20-21页 |
·超声波入射至钢管表面上的波型转换 | 第21-22页 |
·超声换能器 | 第22-24页 |
·超声波探伤频率选择 | 第24页 |
·缝钢管检测超声探头设计 | 第24-26页 |
·无缝钢管涡流检测技术 | 第26-30页 |
·涡流检测基本原理 | 第26页 |
·电磁感应及涡流的相关概念 | 第26-28页 |
·趋肤效应 | 第28-29页 |
·涡流检测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 第29-30页 |
·涡流探头类别及选型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无缝钢管检测缺陷定位及定量 | 第31-47页 |
·引言 | 第31页 |
·超声检测缺陷定位 | 第31-36页 |
·常规缺陷定位方法 | 第31-33页 |
·厚薄壁管内部缺陷分类及定位估算 | 第33-36页 |
·缺陷定量 | 第36-44页 |
·钢管涡流检测缺陷定量 | 第37-40页 |
·钢管超声检测缺陷定量 | 第40-44页 |
·缺陷图像的模式识别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检测系统的研究及实现 | 第47-67页 |
·引言 | 第47页 |
·超声涡流检测系统总体实现方案 | 第47-50页 |
·系统分析 | 第47页 |
·总体实现方案 | 第47-50页 |
·机械系统结构 | 第50-54页 |
·机械系统主要结构 | 第50-51页 |
·探头架设计 | 第51-52页 |
·龙门架设计 | 第52页 |
·移动机座设计 | 第52-53页 |
·供水系统设计 | 第53-54页 |
·检测系统软件 | 第54-64页 |
·超声涡流主控程序软件 | 第54-58页 |
·超声波检测软件 | 第58-61页 |
·涡流检测系统软件 | 第61-64页 |
·检测系统三维成像实现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五章 无缝钢管超声涡流一体化自动检测系统实验及数据 | 第67-83页 |
·引言 | 第67页 |
·系统实验对象及检测标准 | 第67-68页 |
·超声波探伤实验过程及数据 | 第68-77页 |
·周向灵敏度差波动测试 | 第68-70页 |
·内外壁缺陷探伤测试 | 第70-71页 |
·信噪比测试 | 第71-72页 |
·漏误报率测试 | 第72-73页 |
·管端不可探区测试 | 第73-74页 |
·二小时后周向灵敏度波动测试 | 第74-75页 |
·二小时后信噪比测试 | 第75-76页 |
·综合测试结果总结 | 第76-77页 |
·涡流检测实验数据 | 第77-82页 |
·周向灵敏度差波动测试 | 第77-78页 |
·信噪比测试 | 第78-79页 |
·漏误报率测试 | 第79-80页 |
·管端不可探区测试 | 第80页 |
·二小时后周向灵敏度波动测试 | 第80-81页 |
·二小时后信噪比测试 | 第81-82页 |
·综合测试结果总结 | 第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7页 |
·总结 | 第83-84页 |
·展望 | 第84-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第93页 |
发表(录用)的论文 | 第93页 |
参与的课题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