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我国金融监管研究
第一章 金融监管的经济学研究 | 第1-18页 |
1 监管的经济学理论 | 第8-13页 |
·一般均衡模型 | 第8页 |
·局部均衡与补偿原则 | 第8-9页 |
·垄断与价格扭曲 | 第9-10页 |
·外部性与价格扭曲 | 第10页 |
·信息不对称与价格扭曲 | 第10页 |
·监管的供求 | 第10-11页 |
·监管成本 | 第11-13页 |
2 金融监管的内容 | 第13-18页 |
·市场准入监管 | 第13-14页 |
·金融风险监管 | 第14-15页 |
·金融业务监管 | 第15-16页 |
·市场退出监管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银行业监管现状与分析 | 第18-24页 |
1 我国银行监管需汲取的经验教训 | 第18-21页 |
·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18-19页 |
·监管有效性不足 | 第19页 |
·信息披露不完善 | 第19-20页 |
·银行内控环节薄弱 | 第20页 |
·对外资银行监管过程中的问题 | 第20-21页 |
2 监管问题存在原因的深层分析 | 第21-24页 |
·中央银行外在监管缺乏独立性 | 第21-22页 |
·监管理念不清晰 | 第22页 |
·国有商业银行自我约束观念淡薄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改善金融监管的对策 | 第24-35页 |
1 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 第24-27页 |
2 提高监管有效性 | 第27-28页 |
·实现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过渡 | 第27-28页 |
·监管重点向合规性与风险性监管并重 | 第28页 |
·加大查处力度 | 第28页 |
3 改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28-29页 |
4 建立健全有效内部控制体系 | 第29-31页 |
·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 | 第29-30页 |
·制定适时、全面的分析评估措施 | 第30页 |
·提高经营活动的安全性有效性 | 第30-31页 |
·自我评估和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第31页 |
5 重视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 第31-33页 |
·建立健全外资银行监管法规 | 第31-32页 |
·完善外资银行监管体系 | 第32页 |
·加强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 | 第32页 |
·改进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方式 | 第32-33页 |
6 加快监管理念创新步伐和建立相应模式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金融监管的国际发展趋势 | 第35-39页 |
1 、 强化风险监管 | 第35页 |
2 、 强调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35页 |
3 、 强调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 | 第35-36页 |
4 、 审慎性会计原则与审慎性监管 | 第36页 |
5 、 并表监管与资本控制 | 第36页 |
6 、 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 | 第36页 |
7 、 各国监管当局的合作 | 第36-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