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论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兼评合同法第51条

引言第1页
第一部分 对于无权处分行为的历史考察第9-22页
 一、 处分和处分行为的内涵第9-10页
 二、 非物权行为立法模式下无权处分行为制度的历史考察第10-13页
  (一) 法国模式第10-12页
  (二) 日本模式第12-13页
 三、 承认物权行为立法模式下的无权处分行为制度的历史考察第13-17页
  (一) 德国模式第13-14页
  (二) 我国台湾地区第14-17页
 四、 我国学界关于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认识第17-22页
  (一) 关于无权处分行为无效说第17-18页
  (二) 关于无权处分行为效力未(待)定说第18-20页
  (三) 关于无权处分行为效力区分说第20-22页
  (四) 关于处分行为(物权行为)效力(未)待定说第22页
第二部分 我国合同法上无权处分行为应该为有效的债权合同第22-36页
 一、 合同法第51条之再检讨第22-27页
 二、 无权处分行为在效力上应为有效的债权合同第27-31页
 三、 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的价值分析第31-35页
  (一) 合同自由与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第32-33页
  (二) 合同正义与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第33-34页
  (三) 合同效率与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第34-35页
 四、 坚持无权处分行为有效的意义第35-36页
第三部分 无权处分行为有效对真实权利人与相对人的保护相关问题第36-45页
 一、 坚持无权处分行为有效对真实权利人的保护问题第36-37页
 二、 坚持无权处分行为有效对相对人的保护问题第37-38页
 三、 我国民事法律中的无权处分行为及其责任第38-41页
 四、 无权处分行为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第41-45页
第四部分 余论与结论第45-49页
 一、 合同法第51条的缺陷及其成因第45-46页
 二、 关于追认的问题第46-47页
 三、 对无权处分行为制度的建构第47-49页
参考书目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义人血管生成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外功能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微型反应堆双棒联动微机闭环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