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7页 |
| 缩略词表 | 第7-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21页 |
| 1 植物氮素同化的部位 | 第9-11页 |
| ·硝酸还原酶及其活性调节 | 第9-10页 |
| ·木本植物的叶片是硝酸盐同化的部位 | 第10-11页 |
| 2 树木贮藏氮化物 | 第11-14页 |
| ·贮藏氮化物的性质 | 第11-12页 |
| ·氮化物贮藏的部位 | 第12-13页 |
| ·贮藏氮化物的生物学功能 | 第13-14页 |
| 3 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VEGETATIVE STORAGE PROTEINS,VSPS) | 第14-21页 |
| ·营养贮藏蛋白质在树木中的分布和组织特异性 | 第14-16页 |
| ·营养贮藏蛋白质在细胞形态学方面的差异和生化性质的多样性 | 第16-17页 |
| ·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季节变化 | 第17-20页 |
| ·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 第20-2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1-29页 |
| 1 研究材料 | 第21页 |
| ·大叶桃花心木种子 | 第21页 |
| ·籽苗 | 第21页 |
| ·二年生植株 | 第21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1-29页 |
| ·试验设计 | 第21-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9页 |
| ·材料的观察记录 | 第23页 |
| ·植物显微技术 | 第23-24页 |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4-26页 |
| ·大叶桃花心木21KDA营养贮藏蛋白质抗血清的制备 | 第26-27页 |
| ·免疫印迹 | 第27-28页 |
| ·硝酸还原酶活性(NRA)测定 | 第28-29页 |
| 结果 | 第29-44页 |
| 1 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发育的关系 | 第29-31页 |
| ·种子蛋白质的提取 | 第29页 |
| ·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种子贮藏蛋白质的细胞学变化 | 第29-30页 |
| ·幼苗发育过程中种子蛋白质的变化 | 第30-31页 |
| 2 大叶桃花心木幼苗的形态解剖学 | 第31-34页 |
| ·种子萌发及幼苗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 | 第31-32页 |
| ·幼苗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特点 | 第32-34页 |
| 3 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贮藏蛋白质(VSPS)的变化 | 第34-40页 |
| ·非施肥条件下的幼苗 | 第34-36页 |
| ·施肥条件下的幼苗 | 第36-38页 |
| ·切除种子对幼苗生长发育及营养贮藏蛋白质积累的影响 | 第38-40页 |
| ·二年生苗的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积累和动用 | 第40页 |
| 4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变化动态 | 第40-44页 |
| ·非施肥条件下的幼苗叶片NRA的变化 | 第40-41页 |
| ·施肥条件下的幼苗NRA的变化 | 第41-42页 |
| ·施肥条件下切除种子后叶片NRA的变化 | 第42-44页 |
| 讨论 | 第44-49页 |
| 1 种子贮藏蛋白质的分离鉴定及其与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关系 | 第44-45页 |
| 2 硝酸盐的同化及其与幼苗的生长发育和营养贮藏蛋白质积累的关系 | 第45-47页 |
| 3 大叶桃花心木幼苗可作为研究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积累和动用调控机制的优良模型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 ABSTRACT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图版及说明 | 第61-66页 |
| 附录Ⅰ 有关试剂的配制 | 第66-69页 |
| 附录Ⅱ 主要试剂来源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