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9页 |
引言 | 第19-20页 |
第1章 国际航运管理制度与国际航运业发展 | 第20-25页 |
1.1 法与经济的关系 | 第20-21页 |
1.2 国际航运管理制度对国际航运业发展的影响 | 第21-24页 |
1.2.1 国际航运管理公约对国际航运业发展的影响 | 第22-23页 |
1.2.2 本国国际航运管理制度对国际航运业发展的影响 | 第23-24页 |
1.3 研究《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国际航运管理制度影响的意义 | 第24-25页 |
第2章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 第25-33页 |
2.1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2.2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 第28-33页 |
2.2.1 最惠国待遇原则 | 第28页 |
2.2.2 透明度原则 | 第28页 |
2.2.3 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 | 第28-29页 |
2.2.4 经济一体化 | 第29-30页 |
2.2.5 对限制竞争行为的约束 | 第30页 |
2.2.6 紧急保障措施 | 第30页 |
2.2.7 政府采购例外 | 第30页 |
2.2.8 市场准入原则 | 第30-31页 |
2.2.9 国民待遇原则 | 第31-32页 |
2.2.10 逐步自由化原则 | 第32-33页 |
第3章 《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当代航运管理制度的影响 | 第33-61页 |
3.1 服务贸易总协定与海运业谈判 | 第33-35页 |
3.2 《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国际航运界的影响 | 第35-52页 |
3.2.1 国际航运管理制度现状 | 第35-46页 |
3.2.2 国际航运管理立法的特点和趋势 | 第46-50页 |
3.2.3 《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国际航运管理制度的影响 | 第50-52页 |
3.3 《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 | 第52-61页 |
3.3.1 我国在海运业谈判中的承诺 | 第52-53页 |
3.3.2 我国航运市场对外开放的现状 | 第53-56页 |
3.3.3 我国航运政策现状 | 第56-57页 |
3.3.4 我国航运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 第57-61页 |
第4章 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下完善我国航运管理制度的构想与建议 | 第61-75页 |
4.1 我国航运管理立法现状 | 第61-63页 |
4.1.1 有关航运业方面的国际条约 | 第61页 |
4.1.2 与航运业有关的国内法 | 第61-63页 |
4.2 我国航运管理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63-65页 |
4.2.1 立法相对滞后 | 第63-64页 |
4.2.2 立法技术水平较低 | 第64页 |
4.2.3 立法效力等级不高 | 第64页 |
4.2.4 政出多门 | 第64-65页 |
4.2.5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 第65页 |
4.3 完善与加强我国航运管理立法的构想与建议 | 第65-75页 |
4.3.1 航运管理立法应遵循的原则 | 第65-69页 |
4.3.2 航运管理法律体系的设想 | 第69-71页 |
4.3.3 加强和完善航运管理法律体系的措施建议 | 第71-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