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8-14页 |
第1篇 绪论 | 第14-32页 |
1 建筑火灾特性 | 第15-20页 |
1.1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 第15-17页 |
1.2 建筑火灾的蔓延方式 | 第17-18页 |
1.3 公共建筑物火灾特点 | 第18-20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31页 |
2.1 火灾科学的理论体系 | 第20-23页 |
2.1.1 火灾科学的基础研究 | 第20-22页 |
2.1.2 火灾科学的应用研究 | 第22-23页 |
2.1.3 火灾科学的现状和展望 | 第23页 |
2.2 目前的研究热点 | 第23-24页 |
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4-31页 |
2.3.1 火灾荷载的调查和研究 | 第24-25页 |
2.3.2 目前的燃烧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2.3.3 火灾模型中的火源研究 | 第27-29页 |
2.3.4 大空间建筑火灾的研究 | 第29-31页 |
3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31-32页 |
3.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31页 |
3.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第2篇 薄型材料火蔓延特性研究 | 第32-139页 |
1 引言 | 第33-43页 |
1.1 国内外对火焰在可燃固体表面蔓延研究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 第33-41页 |
1.1.1 可燃固体表面火蔓延的实验研究 | 第33-35页 |
1.1.2 固体材料表面火焰蔓延的理论模型研究 | 第35-41页 |
1.2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41页 |
1.3 本课题的技术方案 | 第41-43页 |
2 薄型材料在静止环境中表面火焰定常蔓延的数值模拟 | 第43-64页 |
2.1 火焰水平蔓延的数值模拟 | 第44-52页 |
2.1.1 通用模型的建立 | 第44-52页 |
2.1.2 火焰沿水平方向蔓延数值模拟 | 第52页 |
2.2 火焰沿竖直方向贴壁向上蔓延的竖直模拟 | 第52-55页 |
2.3 火焰沿竖直方向两面向上蔓延的数值模拟 | 第55-58页 |
2.4 模型的数值解法 | 第58-61页 |
2.4.1 方程的离散 | 第58-59页 |
2.4.2 方程的求解 | 第59页 |
2.4.3 程序的编制 | 第59-61页 |
2.5 方程计算中参数的处理原则 | 第61-64页 |
3 实验装置设计与试验概况 | 第64-73页 |
3.1 实验研究目的 | 第64页 |
3.2 实验装置设计方案 | 第64-68页 |
3.2.1 实验装置设计方案 | 第64页 |
3.2.2 实验装置各系统简介 | 第64-68页 |
3.3 实验材料的选择 | 第68-70页 |
3.3.1 选材要求 | 第68-69页 |
3.3.2 材料的选择 | 第69页 |
3.3.3 实验材料的物性3.4实验工况 | 第69-70页 |
·实验工况 | 第70-71页 |
3.4.1 实验条件 | 第70-71页 |
3.4.2 实验工况设计 | 第71页 |
3.5 数据采集方法 | 第71-73页 |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3-119页 |
4.1 火焰水平蔓延特性 | 第73-96页 |
4.1.1 火焰传播行为 | 第73-77页 |
4.1.2 火焰形态 | 第77-81页 |
4.1.3 燃烧过程的流场分布 | 第81-82页 |
4.1.4 火焰温度Tf | 第82页 |
4.1.5 燃料表面温度分布和引燃温度Tig | 第82-93页 |
4.1.6 火焰蔓延速度Uf | 第93-94页 |
4.1.7 火焰影响距离Lf的确定 | 第94-96页 |
4.2 火焰竖直贴壁向上火蔓延特性 | 第96-107页 |
4.2.1 火焰蔓延过程 | 第96-100页 |
4.2.2 试件表面温度分布 | 第100-104页 |
4.2.3 火焰贴壁蔓延速度的确定 | 第104-105页 |
4.2.4 热解段和预热段的确定方法 | 第105-107页 |
4.3 火焰竖直双面贴壁向上蔓延特性 | 第107-112页 |
4.3.1 火蔓延过程 | 第107-111页 |
4.3.2 火焰高度的确定 | 第111页 |
4.3.3 火焰蔓延速度的确定 | 第111-112页 |
4.3.4 火焰温度的确定 | 第112页 |
4.4 三种火蔓延方式的比较 | 第112-114页 |
4.5 试验中发现的现象 | 第114-116页 |
4.6 试验误差分析 | 第116-118页 |
4.7 本章结论 | 第118-119页 |
5 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第119-132页 |
5.1 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119-124页 |
5.1.1 模型计算初始参数的取值 | 第119-120页 |
5.1.2 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120-124页 |
5.2 理论分析结果 | 第124-130页 |
5.3 误差分析 | 第130-131页 |
5.4 本章结论 | 第131-132页 |
6 薄型材料火灾释热率原理研究 | 第132-137页 |
6.1 水平放置的薄型材料的燃烧释热率的确定 | 第132-134页 |
6.2 竖直放置薄型材料火焰向上蔓延时释热率的确定 | 第134-136页 |
6.3 本章结论 | 第136-137页 |
7 本篇结论 | 第137-139页 |
第3篇 大空间建筑内扩展型火源火蔓延特性研究 | 第139-211页 |
1 引言 | 第140-144页 |
1.1 大空间建筑火灾特点 | 第140-141页 |
1.1.1 大空间建筑的分类 | 第140-141页 |
1.1.2 大空间公用建筑火灾火蔓延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4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143页 |
1.3 本课题的技术方案 | 第143-144页 |
2 火灾案例分析 | 第144-148页 |
2.1 大型商业建筑火灾实例 | 第144-146页 |
2.1.1 1996年沈阳商业城火灾 | 第145页 |
2.1.2 1997年长春商业城火灾 | 第145页 |
2.1.3 1999年长春欧亚商都火灾 | 第145-146页 |
2.2 对火灾案例的分析和归纳 | 第146-148页 |
3 大型商场服装层活动火灾荷载调查 | 第148-160页 |
3.1 国外的部分火灾荷载调查统计 | 第148-150页 |
3.2 重庆市某大型百货大楼服装层活动火灾荷载的调查报告 | 第150-160页 |
3.2.1 基本资料 | 第150页 |
3.2.2 对服装层活动火灾荷载的调查结果 | 第150-160页 |
4 大空间内服装层火灾发展及蔓延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160-179页 |
4.1 实验研究目的 | 第160页 |
4.2 试验装置 | 第160-175页 |
4.2.1 实验装置概述 | 第160-161页 |
4.2.2 实验装置各系统设计原理及装置介绍 | 第161-175页 |
4.3 实验材料的选择 | 第175-176页 |
4.4 实验安排 | 第176-179页 |
4.4.1 实验条件 | 第176页 |
4.4.2 实验工况安排 | 第176-179页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79-194页 |
5.1 全尺寸服装燃烧实验 | 第179-189页 |
5.1.1 火蔓延过程图解 | 第179-186页 |
5.1.2 实物材料燃烧释热率的确定 | 第186-188页 |
5.1.3 温度变化 | 第188-189页 |
5.2 模拟服装层火蔓延实验 | 第189-193页 |
5.2.1 火蔓延过程图解 | 第189-191页 |
5.2.2 火源温度变化特性 | 第191-193页 |
5.3 本章结论 | 第193-194页 |
6 大空间建筑内连续分布层状燃料火灾发展的预测模型 | 第194-210页 |
6.1 火蔓延状况特征量 | 第194-201页 |
6.1.1 货架内火焰的传播速度 | 第194-196页 |
6.1.2 货架间的火焰传播速度 | 第196-197页 |
6.1.3 对Ip值的讨论 | 第197-201页 |
6.1.4 火焰蔓延方向 | 第201页 |
6.2 火场状况特征量 | 第201-202页 |
6.3 火蔓延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202-206页 |
6.4 模型计算与算例 | 第206-210页 |
6.4.1 计算说明 | 第206-207页 |
6.4.2 程序说明 | 第207页 |
6.4.3 算例 | 第207-210页 |
7 本篇结论 | 第210-211页 |
第4篇 全文结论及对以后工作的建议 | 第211-216页 |
4.1 全文结论 | 第211-214页 |
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14页 |
4.3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214-216页 |
致谢 | 第216-217页 |
参考文献 | 第217-223页 |
附: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223-224页 |
附录 | 第224-2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