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预测及其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顺层边坡工程的研究现状 | 第8-16页 |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2.2 病害边坡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顺层边坡工程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思路与内容 | 第17-18页 |
2 万梁高速公路边坡概况 | 第18-23页 |
2.1 万梁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概况 | 第18-21页 |
2.1.1 地形地貌 | 第18页 |
2.1.2 地层及岩性特征 | 第18-19页 |
2.1.3 地质构造特征 | 第19-21页 |
2.1.4 文地质特征 | 第21页 |
2.2 万梁高速公路边坡概述 | 第21-22页 |
2.3 小结 | 第22-23页 |
3 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23-43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顺层边坡稳定性条件 | 第23-32页 |
3.2.1 顺层边坡层状岩体应力应变的计算原理 | 第24-25页 |
3.2.2 岩石交界层面处的应变分析计算 | 第25-30页 |
3.2.3 岩石交界层面处以外岩石的应力应变 | 第30-31页 |
3.2.4 结论及分析 | 第31-32页 |
3.3 含节理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2-42页 |
3.3.1 概述 | 第32-34页 |
3.3.2 具有内聚力节理的顺层边坡岩体的强度 | 第34-42页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4 顺层边坡稳定性模型分析 | 第43-50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SLOPECAD简介 | 第43-44页 |
4.3 顺层边坡模型的建立 | 第44-46页 |
4.4 顺层边坡模型的分析计算 | 第46-49页 |
4.5 小结 | 第49-50页 |
5 顺层边坡稳定性预测 | 第50-58页 |
5.1 引言 | 第50页 |
5.2 顺层边坡稳定性预测指标的确定 | 第50页 |
5.3 神经网络的基础理论 | 第50-54页 |
5.3.1 模糊神经元的结构模型 | 第50-51页 |
5.3.2 模糊神经网络BP模型 | 第51-52页 |
5.3.3 BP网络模型的学习算法 | 第52-54页 |
5.4 顺层边坡神经网络预测系统的实现 | 第54-57页 |
5.5 小结 | 第57-58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58-60页 |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8页 |
6.2 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