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9-11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9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9-11页 |
第2章 相关知识 | 第11-24页 |
·密码学基础知识 | 第11-13页 |
·对称加密算法(Symmetric CryptographicAlgorithm) | 第11页 |
·非对称加密算法(Asymmetric CryptographicAlgorithm) | 第11-12页 |
·有限域 | 第12页 |
·有限域的阶 | 第12-13页 |
·域的运算 | 第13页 |
·认证和密钥协商 | 第13-15页 |
·密钥协商协议 | 第13-14页 |
·传统认证方法 | 第14页 |
·基于智能卡的身份认证 | 第14-15页 |
·Hash 函数 | 第15-19页 |
·MD49 | 第16页 |
·MD59 | 第16-18页 |
·SHA 家族 | 第18-19页 |
·椭圆曲线加密系统 | 第19-22页 |
·离散对数问题[32] | 第19页 |
·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 | 第19页 |
·椭圆曲线上点的运算 | 第19-22页 |
·常见的攻击方法 | 第22-24页 |
·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 attacks) | 第22页 |
·重放攻击(ReplayAttacks) | 第22页 |
·中间人攻击(Man-in-the-MiddleAttacks) | 第22-23页 |
·冒用攻击(CounterfeitAttacks) | 第23页 |
·共谋攻击(Collusion Attacks) | 第23页 |
·泛洪攻击(FloodingAttacks) | 第23-24页 |
第3章 新型相互认证密钥协商方案 | 第24-30页 |
·方案详细设计 | 第24-26页 |
·初始化阶段 | 第24页 |
·注册阶段 | 第24-25页 |
·密钥协商与认证阶段 | 第25-26页 |
·方案综合分析 | 第26-29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26-28页 |
·性能分析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原型系统实现 | 第30-49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0-32页 |
·系统成员设计 | 第30-31页 |
·系统流程设计 | 第31-32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32-34页 |
·MyEclipse | 第33页 |
·Apache Tomcat | 第33-34页 |
·系统的主要类和实现方法 | 第34-39页 |
·通信的实现方法 | 第34-35页 |
·椭圆曲线系统的实现和主要功能模块的介绍 | 第35-38页 |
·单向哈希函数的实现方法 | 第38-39页 |
·系统的主要运行界面及后台测试数据展示 | 第39-44页 |
·数据分析 | 第44-4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总结 | 第49页 |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