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思茅梅子湖风景区森林植被群落学特征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4页 |
1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3 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与植被概况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野外调查方法及植物区系分析 | 第14-18页 |
1 野外调查方法 | 第14页 |
1.1 样地设置 | 第14页 |
1.2 环境因子调查 | 第14页 |
1.3 数据预处理 | 第14页 |
2 植物区系分析 | 第14-18页 |
2.1 植物种类组成 | 第14-15页 |
2.2 植物区系特征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梅子湖森林群落数量分类 | 第18-36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9-28页 |
1.1 纸条排队分类方法 | 第19页 |
1.2 群落相似系数分类方法 | 第19页 |
1.3 等级聚合法 | 第19-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2.1 分类结果 | 第28-30页 |
2.2 分析 | 第30-34页 |
3 结论 | 第34页 |
4 讨论 | 第34-36页 |
4.1 关于取样问题 | 第34页 |
4.2 关于分类方法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梅子湖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 第36-44页 |
1 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1.1 Simpson指数 | 第36-37页 |
1.2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 第37页 |
1.3 pielou均匀度指数 | 第37页 |
1.4 物种丰富度 | 第37-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2.1 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比较 | 第38-41页 |
2.2 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分布 | 第41页 |
2.3 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 第41-42页 |
2.4 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42-43页 |
3 结论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梅子湖森林植被种间联结性的研究 | 第44-57页 |
1 研究方法 | 第44-46页 |
1.1 取样方法 | 第44-45页 |
1.2 测度方法 | 第45-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3.1 方法讨论 | 第54-55页 |
3.2 梅子湖森林植被种间联结生态学意义 | 第55-56页 |
4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