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1.1 氮肥工业的重要性 | 第8页 |
1.2 中国现有大型合成氨装置的技术改造 | 第8-10页 |
1.3 合成氨物料和能量平衡软件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4 本课题开发的软件的特点 | 第12-14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4-15页 |
2. 大型合成氨装置工艺流程 | 第15-22页 |
2.1 大型合成氨生产的典型流程 | 第15-19页 |
2.1.1 以煤为原料的流程 | 第16-17页 |
2.1.2 以天然气等为原料的流程 | 第17-18页 |
2.1.3 以重油为原料的流程 | 第18-19页 |
2.1.4 以煤、气、油为原料的大型氨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19页 |
2.2 赤天化技术改造后的流程 | 第19-21页 |
2.3 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工艺的主要反应 | 第21-22页 |
3. 物性数据 | 第22-57页 |
3.1 物性数据 | 第22-37页 |
3.1.1 合成氨高、中压混合气体热力学函数数据计算程序 | 第22页 |
3.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2-26页 |
3.1.3 修正的R-K状态方程式计算真实气体的热力学函数 | 第26-33页 |
3.1.4 理想气体状态下的气体混合物的热力学函数 | 第33-35页 |
3.1.5 误差估计 | 第35-36页 |
3.1.6 物性数据计算框图 | 第36-37页 |
3.2 氨合成系统中物料气-液相平衡常数的计算 | 第37-48页 |
3.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8-46页 |
3.2.2 程序设计框图 | 第46-47页 |
3.2.3 计算准确度 | 第47-48页 |
3.3 水和水蒸汽热力学参数 | 第48-57页 |
3.3.1 K—函数(饱和线) | 第49-51页 |
3.3.2 水参数 | 第51-52页 |
3.3.3 过热蒸汽参数 | 第52-54页 |
3.3.4 湿蒸汽 | 第54-55页 |
3.3.5 等熵焓降 | 第55-57页 |
4. 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 | 第57-120页 |
4.1 物料和能量衡算的数学模型 | 第57-110页 |
4.1.1 脱硫工段 | 第58-62页 |
4.1.2 天然气增湿工段 | 第62-64页 |
4.1.3 转化工段 | 第64-70页 |
4.1.4 变换工段 | 第70-72页 |
4.1.5 脱碳工段 | 第72-80页 |
4.1.6 甲烷化工段 | 第80-81页 |
4.1.7 合成工段 | 第81-97页 |
4.1.8 冷冻系统 | 第97-102页 |
4.1.9 一段炉 | 第102-109页 |
4.1.10 合成氨综合能耗的计算 | 第109-110页 |
4.2 物料和能量衡算算法 | 第110-120页 |
4.2.1 甲烷化前物料和能量衡算算法 | 第111-113页 |
4.2.2 甲烷化后物料和能量衡算算法 | 第113-120页 |
5. 结论 | 第120-122页 |
符号说明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附录 改良型Kellogg工艺流程图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