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大容量分布式邮件系统的原理、结构及实现

第一章 绪论第1-1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1.2 邮件系统的研究现状第8-9页
 §1.3 本文工作第9-10页
 §1.4 本文各章节安排第10-11页
第二章 大容量邮件系统整体概述第11-25页
 §2.1 邮件系统模型第11-15页
  §2.1.1 SMTP原理及扩展第12-13页
  §2.1.2 POP及IMAP4第13-15页
 §2.2 信件结构及MIME第15-16页
 §2.3 分布式邮件系统的结构第16-18页
 §2.4 大容量邮件系统的关键部件第18-25页
  §2.4.1 用户认证第18-21页
   §2.4.1.1 目录服务的基本模型第19-20页
   §2.4.1.2 目录服务的技术特性第20-21页
  §2.4.2 负载均衡第21-24页
   §2.4.2.1 负载均衡技术第21-23页
   §2.4.2.2 负载均衡算法第23-24页
  §2.4.3 邮件存储第24-25页
第三章 信捷邮件系统的体系结构第25-35页
 §3.1 信捷邮件系统的结构第25-27页
 §3.2 Web Mail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27-29页
 §3.3 LDAP在信捷邮件系统中的应用第29-35页
  §3.3.1 LDAP的应用优势第29-30页
  §3.3.2 LDAP的认证实现第30-35页
第四章 信捷邮件系统的负载均衡第35-47页
 §4.1 应用DNS实现负载均衡第35-36页
 §4.2 应用Linux虚拟服务器实现负载均衡第36-44页
  §4.2.1 Linux虚拟服务器原理第37-39页
  §4.2.2 LVS实现负载均衡及性能分析第39-42页
  §4.2.3 最大剩余稳定连接算法——MRSC第42-44页
 §4.3 LVS的性能评价第44-47页
第五章 信捷邮件系统中UMS的实现第47-59页
 §5.1 UMS用户与邮件系统的交互第47-49页
 §5.2 UMS服务中信息格式转换第49-52页
  §5.2.1 传真的格式转换第50-51页
  §5.2.2 邮件编码/解码第51-52页
 §5.3 邮件到达实时通知第52-59页
  §5.3.1 邮件截获并实时转发第52-54页
  §5.3.2 邮件的接收分发第54-59页
第六章 邮件系统的性能评价第59-65页
 §6.1 信捷邮件系统的性能测试及效率分析第59-61页
 §6.2 信捷邮件系统的其它方面第61-65页
  §6.2.1 邮件多目录存放及邮件数据缓存第61-62页
  §6.2.2 管理子系统第62-63页
  §6.2.3 邮件系统的安全考虑第63-65页
结束语第65-67页
致谢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3-75页
附录A: 邮件编码/解码的实现第75-79页
附录B: 名词术语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服务器群的电源控制及远程KVM共享的实现
下一篇:服务器外设共享系统中本地控制系统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