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26页 |
·现代医学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 | 第12-16页 |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2-15页 |
·乙酰胆碱是MG的主要自身免疫抗原 | 第12-13页 |
·细胞免疫依赖性 | 第13页 |
·补体损伤机制及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胸腺在MG中的作用 | 第14页 |
·遗传因素在MG发生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非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MG发病机制的作用 | 第15页 |
·重症肌无力的免疫学治疗 | 第15-16页 |
·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 | 第16-20页 |
·历代医家的论述 | 第16-17页 |
·现代中医学对MG病因病机的研究 | 第17-18页 |
·现代中医学对MG辩证分型研究 | 第18-19页 |
·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 第19页 |
·临床中医治疗研究 | 第19-20页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20页 |
·中药黄芪的研究及作用 | 第20-23页 |
·黄芪的研究 | 第20-21页 |
·黄芪的作用 | 第21-23页 |
·中药紫河车提取制剂的研究及作用 | 第23-26页 |
·紫河车提取制剂的研究 | 第23-24页 |
·紫河车提取制剂的作用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6-31页 |
·临床资料 | 第26页 |
·病例来源 | 第26页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治疗方案 | 第26-27页 |
·绝对计分方法 | 第27-28页 |
·相对评分法 | 第28页 |
·疗效观察指标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实验原理 | 第28页 |
·实验器材 | 第28-29页 |
·实验步骤 | 第29页 |
·实验安全性的监测 | 第29-30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0-31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31-35页 |
·基本资料分析 | 第31页 |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 | 第31页 |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 第31页 |
·两组病例Osserman分型比较 | 第31页 |
·不同临床类型MG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转化率、补体、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 第31-35页 |
·不同性别重症肌无力患者LBT、C、Ig水平比较 | 第31-32页 |
·不同年龄重症肌无力患者LBT、C、Ig水平比较 | 第32页 |
·不同临床类型重症肌无力患者LBT、C、Ig水平比较 | 第32-33页 |
·两组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 | 第33页 |
·两组MG患者治疗前后各组肌群的绝对评分比较 | 第33-35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35-39页 |
·黄芪对照组方案对MG临床症状及免疫指标改善情况探讨 | 第35-37页 |
·胎盘治疗组方案对MG临床症状及免疫指标改善情况探讨 | 第37页 |
·胎盘治疗组与黄芪对照组的疗效对比探讨 | 第37-38页 |
·甲状腺疾病及肿瘤 | 第38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38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8-39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