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7页 |
第二章 PCI规范简介 | 第7-13页 |
2.1 PCI总线的优点 | 第7-8页 |
2.2 信号定义 | 第8-11页 |
2.2.1 系统引脚 | 第8-9页 |
2.2.2 地址和数据引脚 | 第9页 |
2.2.3 接口控制引脚 | 第9-10页 |
2.2.4 仲裁管脚(只用于总线主控器) | 第10页 |
2.2.5 出错报告引脚 | 第10页 |
2.2.6 中断引脚 | 第10页 |
2.2.7 其他可选引脚 | 第10-11页 |
2.3 机械规范 | 第11-13页 |
第三章 芯片资料介绍 | 第13-17页 |
3.1 PCI的接口: | 第13-14页 |
3.2 ADSP的电路: | 第14-15页 |
3.3 其他芯片 | 第15-17页 |
第四章 主体设计 | 第17-39页 |
4.1 ADSP内部的内部资源和操作时序要求 | 第17-21页 |
4.1.1 双端口内部存储器 | 第17页 |
4.1.2 外部存储器和外部设备接口 | 第17页 |
4.1.3 主处理器接口 | 第17-20页 |
4.1.4 外部数据封装的宽度 | 第20-21页 |
4.2 PCI9050的LOCAL BUS配置空间分配 | 第21-30页 |
4.2.1 PCI9050的工作过程 | 第21-26页 |
4.2.2 PCI9050与局部总线设备的接口 | 第26-28页 |
4.2.2.1 PCI9050和ADSP的硬件连接 | 第26-27页 |
4.2.2.2 9050对ADSP操作: | 第27页 |
4.2.2.3 ADSP和9050之间中断的操作 | 第27-28页 |
4.2.2.4 ADSP局部空间配置 | 第28页 |
4.2.3 主机操作协议 | 第28-30页 |
4.3 ADSP和97C51的接口 | 第30-34页 |
4.4 几个注意的问题 | 第34-37页 |
4.4.1 ADSP的外围电路,包括复位电路和自举电路 | 第34页 |
4.4.1.1 ADSP的引导: | 第34页 |
4.4.1.2 ADSP的复位电路 | 第34页 |
4.4.2 9050的外围电路主要的电气特性 | 第34-36页 |
4.4.3 板卡的电气要求 | 第36-37页 |
4.4.3.1 电源需求 | 第36页 |
4.4.3.2 物理需求 | 第36-37页 |
4.5 结构框架 | 第37-38页 |
4.6 板卡工作流程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实现的效果 | 第39-44页 |
第六章 未来的发展和展望 | 第44-51页 |
6.1 ADSP的LINKPORT知识 | 第44-45页 |
6.2 多处理器系统结构 | 第45-51页 |
致 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