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小麦群体结构及其调控 | 第9-10页 |
1.2 小麦冠层结构与光辐射特征 | 第10-14页 |
1.3 光合特性 | 第14-19页 |
2 引言 | 第19-21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4-52页 |
4.1 两种穗型品种冠层结构及光辐射特征的比较 | 第24-29页 |
4.1.1 叶面积系数(LAI) | 第24-25页 |
4.1.2 叶片分布(LD) | 第25-26页 |
4.1.3 平均叶倾角(MFIA) | 第26-27页 |
4.1.4 消光系数(K) | 第27-28页 |
4.1.5 直射辐射透过系数(TR) | 第28-29页 |
4.2 两种穗型品种的光合特性比较 | 第29-47页 |
4.2.1 群体光合(CAP)速率 | 第29-35页 |
4.2.1.1 不同生育时期群体光合(CAP)速率变化 | 第29-31页 |
4.2.1.2 群体光合(CAP)日变化 | 第31-33页 |
4.2.1.3 群体叶源量(CLSC) | 第33-35页 |
4.2.2 旗叶光合特性 | 第35-47页 |
4.2.2.1 旗叶—生光合速率(Pn)变化 | 第35-36页 |
4.2.2.2 旗叶RUBPcase活性 | 第36-38页 |
4.2.2.3 旗叶羧化效率(CE) | 第38-39页 |
4.2.2.4 旗叶叶绿素(Chl)含量 | 第39-40页 |
4.2.2.5 旗叶光合速率(Pn)日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7页 |
4.2.2.5.1 旗叶Pn及其影响因素日变化 | 第40-43页 |
4.2.2.5.2 旗叶Pn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45页 |
4.2.2.5.3 旗叶Pn与各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 第45-47页 |
4.3 两种穗型品种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 | 第47-52页 |
4.3.1 籽粒产量 | 第49页 |
4.3.2 产量构成因素 | 第49-51页 |
4.3.3 结实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 | 第51-52页 |
5 结语与讨论 | 第52-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英文摘要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