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二倍体马铃薯炸片颜色的遗传分析及RAPD标记

中文摘要第1-9页
前言第9-10页
一、 综述第10-17页
 1.1 马铃薯炸片颜色的变化机理第10页
 1.2 马铃薯炸片颜色的影响因素第10-13页
  1.2.1 还原糖和氨基酸对马铃薯炸片颜色的影响第10页
  1.2.2 蔗糖对马铃薯炸片颜色的影响第10-11页
  1.2.3 贮藏温度和时间对马铃薯炸片颜色的影响第11-12页
  1.2.4 其它因素对炸片颜色的影响第12-13页
  1.2.5 马铃薯炸片颜色的逆转第13页
 1.3 马铃薯炸片颜色的育种战略第13-17页
  1.3.1 利用四倍体进行马铃薯炸片颜色育种第13-14页
  1.3.2 利用二倍体进行马铃薯炸片颜色育种第14-15页
  1.3.3 利用遗传工程技术进行马铃薯炸片颜色育种第15-17页
二、 材料与方法第17-22页
 2.1 试验材料第17页
 2.2 试验方法第17-22页
  2.2.1 试验材料的繁殖方法和回暖处理第17页
  2.2.2 炸片材料加工性状的观测第17-18页
  2.2.3 马铃薯炸片颜色的鉴定第18-19页
  2.2.4 马铃薯炸片颜色DNA池的构建第19-20页
  2.2.5 RAPD分析方法第20-22页
三、 结果与分析第22-40页
 3.1 回暖处理的研究第22页
 3.2 炸片材料加工性状的观测结果与分析第22-26页
 3.3 马铃薯炸片颜色的鉴定结果与分析第26-33页
 3.4 二倍体炸片颜色材料的筛选研究第33页
 3.5 RAPD结果与分析第33-40页
四、 讨论第40-45页
 4.1 回暖处理方法的可行性第40页
 4.2 马铃薯炸片加工性状的遗传机理第40-41页
 4.3 马铃薯炸片颜色鉴定的参考标准与性状划分标准第41页
 4.4 3个群体的育种价值分析第41-42页
 4.5 关于混合分组分析中DNA池的构建方式第42-43页
 4.6 马铃薯炸片颜色基因的分子标记策略第43-44页
 4.7 分子标记在马铃薯炸片颜色育种中的应用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问荆(Equisetum arvense)的生物学特性和化学防除
下一篇: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论纲--兼论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