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7页 |
一、 空气中尘埃粒子分析 | 第10-11页 |
二、 空气多级过滤 | 第11页 |
三、 空气预过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11-12页 |
四、 空气预过滤介质的性能及特点 | 第12-15页 |
1. 棉花活性炭 | 第12页 |
2. 纤维 | 第12-13页 |
3. 多孔陶瓷 | 第13-14页 |
4. 烧结金属 | 第14页 |
5. 多孔塑料 | 第14页 |
6. 微孔滤膜 | 第14-15页 |
五、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一章 高分子烧结刚性微孔管的性能和技术参数 | 第17-19页 |
1.1 微孔PE、PA管的性能 | 第17-18页 |
1.2 规格及技术参数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空气过滤理论 | 第19-28页 |
2.1 捕获机理 | 第19-24页 |
2.1.1 惯性碰撞 | 第20页 |
2.1.2 直接拦截 | 第20-21页 |
2.1.3 布朗运动 | 第21-22页 |
2.1.4 静电吸引 | 第22-23页 |
2.1.5 重力沉降 | 第23-24页 |
2.2 压力降 | 第24-28页 |
2.2.1 流道模型 | 第24-26页 |
2.2.2 阻力模型 | 第26页 |
2.2.3 高分子烧结微孔管初始压力降的计算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高分子烧结微孔管过滤空气的效率和压力降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 第28-60页 |
3.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8-29页 |
3.2 工艺流程 | 第29-30页 |
3.3 过滤效果的衡量 | 第30页 |
3.3.1 过滤效率 | 第30页 |
3.3.2 空气洁净度 | 第30页 |
3.4 高分子微孔管的预处理 | 第30-31页 |
3.5 高分子微孔管过滤效率、压力降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 第31-60页 |
3.5.1 空气流速对过滤效率、压力降的影响 | 第31-41页 |
3.5.1.1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3.5.1.2 实验结果 | 第32页 |
3.5.1.3 讨论 | 第32-41页 |
3.5.2 空气温度对过滤效率、压力降的影响 | 第41-43页 |
3.5.2.1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3.5.2.2 实验结果 | 第42页 |
3.5.2.3 讨论 | 第42-43页 |
3.5.3 微孔管结构、材质对过滤效率、压力降的影响 | 第43-54页 |
3.5.3.1 微孔管孔径对过滤效率、压力降的影响 | 第43-53页 |
3.5.3.2 微孔管材质对过滤效率、压力降的影响 | 第53页 |
3.5.3.3 微孔管壁厚对过滤效率、压力降的影响 | 第53-54页 |
3.5.4 空气压力对过滤效率、压力降的影响 | 第54-56页 |
3.5.4.1 实验方法 | 第54页 |
3.5.4.2 实验结果 | 第54页 |
3.5.4.3 讨论 | 第54-56页 |
3.5.5 时间对过滤效率、压力降的影响 | 第56-60页 |
3.5.5.1 实验方法 | 第57页 |
3.5.5.2 实验结果 | 第57-58页 |
3.5.5.3 讨论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利用臭氧对微孔管进行灭菌处理 | 第60-68页 |
4.1 臭氧简介 | 第60页 |
4.2 材料及装置图 | 第60-61页 |
4.2.1 材料 | 第60-61页 |
4.2.2 装置图 | 第61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63-65页 |
4.5 讨论 | 第65-68页 |
第五章 臭氧对微孔管过滤效率、压力降的影响 | 第68-70页 |
5.1 实验方法 | 第68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68页 |
5.3 讨论 | 第68-7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0-71页 |
第七章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一 空气流速对过滤效率、压力降的影响(实验数据) | 第77-107页 |
附录二 空气温度对过滤效率、压力降的影响(实验数据) | 第107-137页 |
附录三 空气压力对过滤效率、压力降的影响(实验数据) | 第137-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