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 ·国内关于民间组织及其制度环境的研究 | 第11-14页 |
| ·国外有关民间组织及其制度环境的研究 | 第14-18页 |
| ·简要评价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文献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历史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比较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论文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第19-20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9页 |
| ·论文的重点及难点 | 第19-20页 |
| 第2章 民间组织及其制度环境基本理论概述 | 第20-24页 |
| ·民间组织的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 ·民间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0页 |
| ·民间组织的概念 | 第20-21页 |
| ·民间组织的分类 | 第21-22页 |
| ·民间组织的作用 | 第22页 |
| ·民间组织制度环境的界定和内容 | 第22-24页 |
| ·民间组织制度环境的界定 | 第22-23页 |
| ·民间组织制度环境的内容 | 第23-24页 |
| 第3章 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障碍 | 第24-31页 |
| ·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 | 第24-26页 |
| ·中国民间组织发展历程 | 第24页 |
| ·中国民间组织的生成方式 | 第24-25页 |
| ·中国民间组织的主要特点 | 第25-26页 |
| ·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障碍 | 第26-31页 |
| ·民间组织的发展缺乏法律的有效支持和规制 | 第26页 |
| ·民间组织管理制度僵化 | 第26-28页 |
| ·政府政策法规既重复交义又存在缺失 | 第28页 |
| ·政府和民众对民间组织存在偏见 | 第28-31页 |
| 第4章 消解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障碍的对策 | 第31-36页 |
| ·构建民间组织制度供给的现实基础 | 第31-32页 |
|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改善民间组织制度环境的政治基石 | 第31页 |
|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供民间组织发展的法治条件 | 第31页 |
| ·培育公民意识,夯实民间组织制度环境的社会基础 | 第31-32页 |
| ·确立正确的民间组织立法思路 | 第32-33页 |
| ·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并适度限制 | 第32页 |
| ·转变民间组织的法律指导思想 | 第32-33页 |
| ·建立健全民间组织的法律体系 | 第33页 |
| ·制定与宪法衔接的民间组织法 | 第33页 |
| ·调整和修改现有的民间组织法律法规 | 第33页 |
| ·建设合理的民间组织管理制度 | 第33-34页 |
| ·改革民间组织的登记许可制度 | 第33页 |
| ·调整双重管理体制 | 第33-34页 |
| ·完善民间组织税收政策体系 | 第34页 |
| ·政府应鼓励支持民间组织的发展 | 第34-35页 |
| ·政府应正确认识和对待民间组织 | 第34页 |
| ·政府建立与民间组织的互动合作机制 | 第34-35页 |
| ·政府健全民间组织的救济机制 | 第35页 |
| ·民间组织加强自身建设 | 第35-36页 |
| ·提高民间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 第35页 |
| ·提高民间组织的自治能力 | 第35-36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36-37页 |
| ·民间组织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性 | 第36页 |
| ·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需要改革和完善 | 第36页 |
| ·论文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作者简介 | 第41-4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