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 ·杏鲍菇生物学特性 | 第9-10页 |
| ·分子标记在食用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第10-12页 |
| ·真菌中的多糖及其作用 | 第12-13页 |
| ·食用菌遗传杂交 | 第13-14页 |
| ·食用菌栽培技术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条件 | 第16页 |
| 2. 杏鲍菇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 ISSR 分析 | 第16-22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6-18页 |
| ·供试菌株 | 第16-17页 |
| ·DNA 提取 | 第17页 |
| ·ISSR-PCR | 第17-1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1页 |
| ·DNA 提取结果 | 第18页 |
| ·30 种杏鲍菇 ISSR 分析结果 | 第18-21页 |
| ·讨论 | 第21-22页 |
| 3. 八个杏鲍菇品种品比实验 | 第22-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 ·供试菌株 | 第22页 |
| ·培养基配方 | 第22页 |
|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 ·不同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 第24页 |
| ·不同菌株耐高温性状比较 | 第24-25页 |
| ·不同品种生物学性状比较 | 第25-27页 |
| ·粗多糖含量的比较分析 | 第27页 |
| ·讨论 | 第27-28页 |
| 4. 优质杏鲍菇单孢分离实验 | 第28-3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 ·供试材料 | 第28页 |
| ·单孢的收集 | 第28页 |
| ·优质杏鲍菇单孢交配型的常规鉴定 | 第28-29页 |
| ·4 种不同交配型担孢子及与母本的多态性分析 | 第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 ·单孢的收集 | 第29页 |
| ·杏鲍菇单孢交配型的鉴定 | 第29-31页 |
| ·4 种不同交配型担孢子与其亲本的多态性分析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页 |
| 5. 三种优质杏鲍菇杂交种品比实验及 ISSR 分析 | 第32-36页 |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 ·不同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 第33页 |
| ·ISSR-PCR | 第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6页 |
| ·不同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 第33-34页 |
| ·ISSR-PCR 结果与讨论 | 第34-36页 |
| 6.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个人简介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