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我国磷资源现状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 第11-13页 |
·我国的磷资源现状 | 第11-12页 |
·氮、磷循环与水体富营养化 | 第12-13页 |
·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第2章 回收磷的研究现状及主要处理技术 | 第17-31页 |
·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氮磷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及主要处理技术 | 第18-19页 |
·化学法 | 第18-19页 |
·物理法 | 第19页 |
·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 第19-22页 |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 | 第19-20页 |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 第20-22页 |
·磷回收的研究现状及主要处理技术 | 第22-31页 |
·磷回收的意义和条件 | 第22-23页 |
·磷回收的主要技术及应用 | 第23-24页 |
·其他回收技术途径 | 第24-25页 |
·磷回收技术展望 | 第25-26页 |
·鸟粪石沉淀法除磷的优点及工艺研究 | 第26-28页 |
·国内外磷回收的研究动态 | 第28-31页 |
第3章 鸟粪石法的实验原理及分析材料 | 第31-43页 |
·磷酸盐形式回收磷的理论基础 | 第31-36页 |
·结晶及沉淀反应动力学 | 第31-35页 |
·磷酸盐在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 第35-36页 |
·实验方法和材料 | 第36-37页 |
·实验废水 | 第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37-43页 |
·氨氮的测定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 | 第37-39页 |
·镁的测定方法:铜试剂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 | 第39-43页 |
第4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43-59页 |
·溶液pH值对鸟粪石沉淀反应的影响 | 第43-46页 |
·溶液pH影响鸟粪石沉淀反应的实验设计 | 第43-4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46页 |
·反应时间对鸟粪石沉淀的影响 | 第46-50页 |
·鸟粪石沉淀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 第46-47页 |
·反应接触时间影响鸟粪石沉淀的实验设计 | 第47-4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页 |
·铵根离子浓度对产物质量和磷回收率(PRE)的影响 | 第50-52页 |
·铵根离子影响鸟粪石沉淀反应的机制初探 | 第50页 |
·铵根离子浓度在较大浓度范围变化的实际意义 | 第50-51页 |
·不同N/p摩尔比对鸟粪石沉淀产物影响的实验设计 | 第51页 |
·不同NH_4~+:PO_4~(3-)摩尔比对PRE和去除的氨氮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页 |
·正交实验设计及其方法 | 第52-55页 |
·三种构晶离子的摩尔配比以及pH对鸟粪石沉淀的影响 | 第52-53页 |
·正交实验数据分析以及极差分析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Ca~(2+)对鸟粪石沉淀反应的影响 | 第55-59页 |
·Ca~(2+)对鸟粪石沉淀反应的影响机理 | 第55页 |
·不同Mg/Ca对PRE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不同Mg/Ca对生成的沉淀产物的影响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鸟粪石沉淀法磷回收的环境经济评价 | 第59-63页 |
·环境评价 | 第59页 |
·经济评价 | 第59-61页 |
·鸟粪石沉淀法回收磷的经济效益 | 第59-60页 |
·鸟粪石沉淀法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回收磷的经济评价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建议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