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肌红蛋白及其突变体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30页
   ·蛋白质概述第12-16页
     ·蛋白质的结构第12-13页
     ·维持蛋白质结构的作用力第13-15页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第15-16页
   ·肌红蛋白第16-19页
     ·肌红蛋白的结构第16-18页
     ·肌红蛋白的功能第18-19页
   ·蛋白质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第19-24页
     ·紫外吸收光谱第19-20页
     ·荧光光谱第20-22页
     ·圆二色光谱第22-23页
     ·红外光谱第23-24页
     ·激光拉曼光谱第24页
   ·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获取的信息第24-27页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第24-26页
     ·结合距离第26-27页
     ·热力学常数及作用力类型第27页
   ·蛋白质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第27-28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8-29页
   ·本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点第29-30页
2 实验部分第30-36页
   ·肌红蛋白突变体的表达、分离及纯化第30-34页
     ·实验仪器第30页
     ·实验材料第30-31页
     ·实验方法第31-34页
   ·光谱研究实验部分第34-36页
     ·仪器第34页
     ·试剂第34页
     ·实验方法第34-36页
3 肌红蛋白与Cu~(2+)、Fe~(3+)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第36-47页
   ·引言第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6页
     ·紫外吸收光谱第36-37页
     ·荧光光谱第37-41页
     ·作用力类型的判定第41-43页
     ·结合距离的计算第43-44页
     ·同步荧光光谱第44-45页
     ·圆二色谱第45-46页
   ·小结第46-47页
4 肌红蛋白突变体(D44K、D60K)与Cu~(2+)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第47-58页
   ·引言第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57页
     ·荧光光谱第47-52页
     ·荧光给体-受体间距离的计算第52-53页
     ·作用力类型的判定第53-54页
     ·同步荧光光谱第54-55页
     ·圆二色谱第55-56页
     ·肌红蛋白野生型与突变体的实验数据比较第56-57页
   ·小结第57-58页
5 肌红蛋白突变体(D44K、D60K)与Fe~(3+)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第58-70页
   ·引言第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69页
     ·Mb(D44K)、Mb(D60K)与Fe~(3+)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第58-59页
     ·Mb(D44K)、Mb(D60K)与Fe~(3+)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第59-64页
     ·作用力类型的判定第64-65页
     ·作用距离的计算第65-66页
     ·Mb(D44K)、Mb(D60K)与Fe~(3+)相互作用的同步荧光光谱第66-67页
     ·Mb(D44K)、Mb(D60K)与Fe~(3+)相互作用的圆二色谱第67-68页
     ·肌红蛋白野生型与突变体的实验数据比较第68-69页
   ·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附录缩略语表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序信息的网络融合及在舰船组合导航中的应用
下一篇:亚超临界水技术在废旧尼龙6解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