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合同诈骗罪的概念、特征 | 第9-15页 |
第一节 合同诈骗罪的概念 | 第9-10页 |
第二节 合同的含义 | 第10-12页 |
一、合同的内容 | 第10-12页 |
二、合同的形式 | 第12页 |
第三节 合同诈骗罪的主要特征 | 第12-15页 |
一、合同诈骗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 第12-13页 |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 | 第13-15页 |
三、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 第15页 |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第15页 |
第二章 主观方面“非法占有目的”的问题 | 第15-32页 |
第一节 “非法占有目的”与诈骗犯罪的关系 | 第15-17页 |
第二节 "非法占有目的"的刑法功能 | 第17-19页 |
第三节 “非法占有目的”含义 | 第19-22页 |
第四节 形成时间 | 第22-25页 |
第五节 主观方面是否包括间接故意 | 第25-27页 |
第六节 如何认定 | 第27-32页 |
第三章 合同诈骗罪与其他相似行为的分析 | 第32-38页 |
第一节 合同诈骗罪与一般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 | 第32-36页 |
一、一般民事欺诈行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 第32-33页 |
二、合同诈骗罪与一般民事欺诈行为的异同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划清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几类特殊情况能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 第38-43页 |
第一节 “借鸡生蛋”的行为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 第38-40页 |
第二节 陷阱合同 | 第40-43页 |
一、口头合同 | 第40页 |
二、格式合同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