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3-24页 |
| ·国内外边坡变形监测的现状 | 第13-20页 |
|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 ·边坡稳定性分析现状 | 第22-24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 | 第26-39页 |
| ·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计算原理 | 第26-34页 |
| ·共线条件方程式的分析 | 第27-28页 |
| ·共线条件方程式像点坐标误差方程式的一般式 | 第28-31页 |
| ·像点坐标误差方程式一般式各偏导数的严格关系式 | 第31-34页 |
| ·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技术特点及功能 | 第34-39页 |
| ·系统技术特点 | 第34-35页 |
| ·系统组成及功能 | 第35-36页 |
| ·系统的处理流程 | 第36-37页 |
| ·基于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的边坡变形监测 | 第37页 |
| ·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DPW)中近景模块的区别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边坡变形监测模拟试验及精度检验 | 第39-57页 |
| ·试验概况 | 第39-41页 |
| ·前处理的主要过程及结果 | 第41-47页 |
| ·航带间匹配 | 第42页 |
| ·平差精度分析 | 第42-43页 |
| ·加密匹配 | 第43-44页 |
| ·立体编辑 | 第44-46页 |
| ·等高线和DEM的生成 | 第46-47页 |
| ·变形监测 | 第47-51页 |
| ·通过增加同名点的方式 | 第47-49页 |
| ·通过DEM比较的方式 | 第49-51页 |
| ·精度分析 | 第51-56页 |
| ·交会角对精度的影响 | 第51-54页 |
| ·不同摄影距离的精度分析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边坡变形近景摄影监测系统在露天矿山的应用 | 第57-78页 |
| ·现场精度检验 | 第57-61页 |
| ·外业工作 | 第58-59页 |
| ·软件精度验证 | 第59-61页 |
| ·露天矿北帮边坡变形监测 | 第61-67页 |
| ·控制点坐标测量 | 第61-63页 |
| ·现场照片拍摄 | 第63页 |
| ·北帮边坡数据处理 | 第63-66页 |
| ·北帮变形监测 | 第66-67页 |
| ·排土场边坡变形监测 | 第67-72页 |
| ·控制点坐标测量 | 第68-69页 |
| ·现场照片拍摄 | 第69页 |
| ·排土场数据处理 | 第69-71页 |
| ·排土场变形监测 | 第71-72页 |
| ·尾矿坝变形监测 | 第72-77页 |
| ·控制点坐标测量 | 第73-74页 |
| ·现场照片拍摄 | 第74页 |
| ·尾矿坝数据处理 | 第74-75页 |
| ·尾矿坝变形监测 | 第75-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五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在露天矿山的应用 | 第78-116页 |
|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78-79页 |
| ·计算原理 | 第79-92页 |
| ·Fellenius法的计算原理 | 第80页 |
| ·Bishop法计算原理 | 第80-82页 |
| ·Janbu法计算原理 | 第82-84页 |
| ·传递系数法计算原理 | 第84-86页 |
| ·Sarma法计算原理 | 第86-87页 |
| ·三维楔形法计算原理 | 第87-89页 |
| ·崩塌评价法计算原理 | 第89-92页 |
| ·分析方法适用的条件 | 第92页 |
| ·软件开发的功能需求 | 第92-95页 |
| ·边坡稳定性分析程序简介 | 第92-93页 |
| ·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 第93-94页 |
| ·系统特点 | 第94页 |
| ·软件的结构 | 第94-95页 |
| ·软件操作过程 | 第95-99页 |
| ·边坡稳定性分析试验研究 | 第99-110页 |
| ·排土场稳定性分析 | 第99-101页 |
| ·尾矿坝稳定性计算 | 第101-107页 |
| ·北帮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107-110页 |
| ·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计算结果与同类软件的比较 | 第110-111页 |
| ·边坡失稳预测预报 | 第111-115页 |
| ·边坡失稳预测预报模型 | 第111-113页 |
| ·边坡失稳预测预报判据 | 第113-114页 |
| ·露天矿山边坡失稳预测预报 | 第114-1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19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16-117页 |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17-118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18-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25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5-126页 |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