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以及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理论回顾以及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一、商业民俗理论概述 | 第9-11页 |
二、文化变迁理论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理论依据 | 第11-14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6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新疆回族及其商业历史源流 | 第18-22页 |
一、回族源流 | 第18-19页 |
二、回族商业的历史沿革 | 第19-22页 |
1、唐宋时期:来华回族先民的初期商业活动 | 第19-20页 |
2、元代:回族商业的形成与发展 | 第20页 |
3、明清时期:回族商业经济走向多元化 | 第20-21页 |
4、近现代:回族商业经济曲折发展之路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山西巷回族商业圈概况 | 第22-29页 |
第一节 调查社区背景 | 第22-24页 |
一、地理位置 | 第22-23页 |
二、历史文化沿革以及行政区划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调查点现状 | 第24-29页 |
一、回族人口以及其他民族分布情况 | 第24-25页 |
二、商业点以及经营方式分布概况 | 第25-29页 |
1、山西巷的坐商 | 第25-28页 |
2、山西巷的行商 | 第28页 |
3、中间商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山西巷回族的商业民俗文化 | 第29-45页 |
第一节 行商与坐商——商业方式民俗 | 第29-30页 |
一、行商——流动的商人 | 第29页 |
二、坐商——固定的商人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叫卖与招牌——商业广告与标志民俗 | 第30-33页 |
一、“卖什么吆喝什么”——叫卖 | 第31页 |
二、广告标志民俗 | 第31-33页 |
第三节 买与卖——交易与议价商业民俗 | 第33-35页 |
一、交易方式民俗 | 第33-34页 |
二、议价方式民俗 | 第34-35页 |
第四节 “人无笑脸莫开店”——商业服务与商业语言民俗 | 第35-38页 |
一、商业待客服务民俗 | 第35-36页 |
二、商业语言民俗 | 第36-38页 |
第五节 重商与喜商——伊斯兰教与回族商业伦理道德民俗 | 第38-41页 |
一、伊斯兰教重商喜商的伦理价值取向 | 第39页 |
二、回族商业伦理道德习俗的具体表现 | 第39-41页 |
第六节 回族商业民俗的其它内容 | 第41-43页 |
一、“口唤”文化以及民间契约 | 第41-42页 |
二、回族的消费心理 | 第42-43页 |
第七节 回族女性与商业民俗文化 | 第43-45页 |
一、山西巷回族女性经商情况 | 第43页 |
二、影响回族妇女从商的因素分析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变迁研究 | 第45-54页 |
第一节 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变迁阶段分析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变迁内容分析 | 第46-49页 |
一、传统商业伦理道德的弱化 | 第46-47页 |
二、商业行为方式民俗的变迁 | 第47-48页 |
三、商业传播方式民俗的变迁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49-54页 |
一、文化变迁的动因 | 第49页 |
二、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49-54页 |
1、现代商业理论以及现代广告技术的运用 | 第50-51页 |
2、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播 | 第51页 |
3、现代商业文化的影响 | 第51-52页 |
4、文化的自主调适与文化自觉 | 第52-53页 |
5、回族妇女从商对某些民俗变迁的具体影响 | 第53-54页 |
第五章 传承与发展 | 第54-58页 |
一、关键——文化变迁与经济 | 第54页 |
二、发散——传统文化的变迁思考 | 第54-56页 |
1、正、负变迁以及现代化的理性思考 | 第54-55页 |
2、山西巷回族商业民俗文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 第55-56页 |
三、思考——可持续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 第56-58页 |
1、可持续发展之路 | 第56-57页 |
2、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文化的调适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注释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一、学术著作 | 第61-62页 |
二、学术期刊 | 第62-63页 |
三、学位论文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70页 |
一、图片资料 | 第64-67页 |
1.乌鲁木齐山西巷地图 | 第64-65页 |
2.部分田野调查照片 | 第65-67页 |
二、调查问卷样表 | 第67-70页 |
表 1 | 第67-68页 |
表 2、3 | 第68-69页 |
表 4 | 第69-70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