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地下水论文

长春西部串湖水域水环境模拟研究

内容提要第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7页
   ·选题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串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6页
     ·主要内容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6页
   ·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7-34页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第17-21页
     ·地理位置第17-18页
     ·气象第18-19页
     ·水文第19-20页
     ·土壤第20-21页
     ·社会经济第21页
   ·区域地质概况第21-25页
     ·地形地貌第22-23页
     ·地层第23-24页
     ·构造第24-25页
   ·水文地质概况第25-29页
     ·地下水含水层系统第25-27页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第27页
     ·地下水动态特征第27-28页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第28-29页
   ·水域环境状况第29-34页
     ·长春市水环境问题第29-31页
     ·串湖水域水环境问题第31-34页
第三章 室内模拟试验及模型参数的确定第34-57页
   ·野外调查与采样第34-42页
     ·水土采样点的布置第34页
     ·样品采集第34-35页
     ·水质分析与评价第35-40页
     ·土样测试与分析第40-42页
   ·污染物在包气带中运移规律的试验研究第42-54页
     ·水动力学弥散试验第42-51页
     ·土柱淋滤试验第51-54页
   ·数学模型的确定第54-56页
     ·模型的建立第54-55页
     ·参数的确定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第57-71页
   ·GMS 软件第57-59页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第59-63页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第59-62页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及求解第62-63页
   ·基于GMS 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第63-70页
     ·计算区剖分第63-64页
     ·时间离散第64页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与初值的确定第64-67页
     ·源汇项的确定第67-68页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第68-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第71-92页
   ·水质背景分析第71-72页
     ·地下水污染现状第71-72页
     ·地下水水质评价第72页
   ·基于GMS 的溶质运移模拟第72-81页
     ·运移路径和时间的确定第73-75页
     ·溶质运移模拟第75-81页
   ·污染物对潜水水质的影响预测第81-91页
     ·PHREEQC 简介第81-82页
     ·含氮化合物迁移转化过程研究第82-87页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第87-91页
   ·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摘要第97-99页
Abstract第99-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luent的地下水污染三维模拟计算
下一篇:洋沙泡水质改良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