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技术 | 第11-14页 |
| ·局部放电产生的原因 | 第11-12页 |
| ·局部放电的表征参数 | 第12-13页 |
| ·超高频检测技术 | 第13-14页 |
| ·虚拟仪器概述 | 第14-16页 |
| ·虚拟仪器的产生及概念 | 第14-15页 |
| ·采用 LabVIEW开发虚拟仪器 | 第15-1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17-36页 |
| ·系统硬件概述 | 第17页 |
| ·超高频天线传感器的研究 | 第17-25页 |
| ·天线原理 | 第17-19页 |
| ·天线的设计 | 第19-23页 |
| ·馈电系统的设计 | 第23-24页 |
| ·天线的安装 | 第24页 |
| ·馈线和传输线 | 第24-25页 |
| ·混频技术的应用 | 第25-28页 |
| ·混频的原理 | 第25-26页 |
| ·普通调幅波的分析 | 第26页 |
| ·混频电路的模拟 | 第26-28页 |
| ·信号调理单元 | 第28-33页 |
| ·程控放大滤波单元的整体结构和特性 | 第29-30页 |
| ·输入缓冲和可控增益放大电路的设计 | 第30-31页 |
| ·增益控制部分的设计 | 第31页 |
| ·程控滤波部分的实现 | 第31-33页 |
| ·数据采集卡 | 第33-34页 |
| ·数字I/O控制部分 | 第34页 |
| ·抗干扰措施 | 第34-35页 |
| ·计算机系统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6-44页 |
| ·系统软件概述 | 第36页 |
| ·主程序的设计 | 第36-37页 |
|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37-39页 |
| ·数据预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39-40页 |
| ·局部放电统计谱图模块的设计 | 第40-43页 |
| ·局部放电信号二维统计谱图的设计 | 第41-43页 |
| ·局部放电信号三维统计谱图的设计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基于虚拟仪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抗干扰软件包 | 第44-55页 |
| ·现场干扰及分层次抗干扰处理模型 | 第44-45页 |
| ·采用数学形态滤波器抑制窄带周期性干扰 | 第45-47页 |
|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原理 | 第45-46页 |
|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抑制窄带周期性干扰算法及软件实现 | 第46-47页 |
| ·采用小波分析抑制白噪声 | 第47-49页 |
| ·小波变换原理 | 第47-48页 |
| ·小波变换算法及实现 | 第48-49页 |
| ·采用聚类分析法和时域开窗法抑制周期型脉冲干扰 | 第49-51页 |
| ·聚类分析和时域开窗 | 第49-50页 |
| ·抑制周期型脉冲干扰的算法及实现 | 第50-51页 |
| ·计算机仿真分析 | 第51-54页 |
| ·抑制窄带周期性干扰和白噪声的仿真分析 | 第52-53页 |
| ·抑制周期型脉冲干扰的仿真分析 | 第53-54页 |
| ·现场检测数据处理 | 第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典型局部放电模型的放电特性的试验分析 | 第55-69页 |
| ·放电管放电模型 | 第55-59页 |
| ·模型的构建和特点 | 第55-56页 |
| ·放电管模型电路的测试 | 第56-59页 |
| ·典型局部放电模型的设计 | 第59-61页 |
| ·试验回路及试验过程 | 第61-62页 |
| ·试验回路 | 第61页 |
| ·实验方法和过程 | 第61-62页 |
| ·典型局放模型的二、三维谱图分析 | 第62-68页 |
| ·针板放电 | 第62-63页 |
| ·沿面放电 | 第63-64页 |
| ·内部放电 | 第64-65页 |
| ·油楔放电 | 第65-67页 |
| ·悬浮放电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