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国内外现状 | 第10-11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1页 |
·小结 | 第11-12页 |
2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 第12-23页 |
·入侵及入侵检测 | 第12-16页 |
·入侵的原理 | 第12-14页 |
·入侵的技术 | 第14-15页 |
·入侵检测流程 | 第15-16页 |
·入侵监测系统模型 | 第16-17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 第17-21页 |
·按数据来源分类 | 第17-19页 |
·按检测方法分类 | 第19-21页 |
·现有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分布式入侵检测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3 智能AGENT 技术 | 第23-31页 |
·智能AGENT 的特点及工作方式 | 第23-24页 |
·Agent 的特点 | 第23页 |
·Agent 的工作方式 | 第23-24页 |
·智能AGENT 在IDS 中的优势 | 第24-25页 |
·智能代理系统AGLET 的介绍 | 第25-28页 |
·Aglet 系统结构 | 第26页 |
·ATP 协议 | 第26-27页 |
·Agent 移动过程分析 | 第27-28页 |
·AGLET 代理平台TAHITI 简介 | 第28-30页 |
·Aglet 代理平台的安装 | 第28-29页 |
·Aglet 代理平台使用与配置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4 零拷贝原理及其实现 | 第31-45页 |
·零拷贝原理 | 第31-35页 |
·Linux 内存管理方式 | 第32-33页 |
·内存映射mmap | 第33页 |
·Linux 内核可加载模块编程 | 第33-34页 |
·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的通讯方式 | 第34-35页 |
·数据包协议解析 | 第35-37页 |
·TCP/IP 协议及其安全 | 第37-42页 |
·TCP/IP 报文的发送 | 第39-41页 |
·TCP/IP 报文的接收 | 第41-42页 |
·零拷贝实现步骤及关键技术 | 第42-44页 |
·实现步骤 | 第42-43页 |
·零拷贝中的关键技术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5 模式匹配算法研究 | 第45-54页 |
·单模式匹配算法 | 第45-49页 |
·KMP 算法 | 第45-47页 |
·BM 算法 | 第47-49页 |
·多模式匹配算法 | 第49-53页 |
·BF 算法 | 第50页 |
·AC 算法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6 系统实现及其性能测试 | 第54-63页 |
·系统综述 | 第54-55页 |
·数据采集模块的实现 | 第55-57页 |
·规则解析模块 | 第57-60页 |
·规则匹配模块 | 第60-61页 |
·系统性能测试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7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