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9-10页 |
| 1 绪论 | 第10-23页 |
| ·铸造铝合金的发展 | 第10-12页 |
| ·铸造铝合金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铸造铝合金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铝硅合金化学成分的优化 | 第12-13页 |
| ·晶粒细化和变质处理 | 第13-15页 |
| ·晶粒细化 | 第13-15页 |
| ·变质处理 | 第15页 |
| ·合金的固溶处理 | 第15-17页 |
| ·固溶处理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 ·析出相的溶解和固溶强化 | 第16页 |
| ·固溶处理温度及时间的选择 | 第16-17页 |
| ·合金的时效处理 | 第17-20页 |
| ·合金脱溶过程 | 第17-19页 |
| ·沉淀强化机理 | 第19-20页 |
| ·试验合金时效特性 | 第20页 |
| ·课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 ·课题背景 | 第20-21页 |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预期达到的目标: | 第21-23页 |
| 2 试验过程及方法 | 第23-29页 |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 ·合金的熔炼 | 第23-24页 |
| ·合金成分优化设计 | 第24页 |
| ·示差热分析 | 第24-25页 |
| ·热处理工艺研究 | 第25-26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27页 |
| ·显微组织分析 | 第27-29页 |
| 3 Al-Si-Cu-Mg合金固溶特性研究 | 第29-43页 |
| ·合金相图计算 | 第29-31页 |
| ·铸态Al-7Si-xCu-0.5Mg合金DSC分析 | 第31-32页 |
| ·背散射电子SEM-EDX及X衍射分析 | 第32-36页 |
| ·Al-7Si-xCu-0.5Mg合金富铜相的溶解 | 第36-40页 |
| ·讨论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3页 |
| 4 高强韧铸造铝合金合金成分优化 | 第43-51页 |
| ·合金成分优化设计 | 第43页 |
|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 ·验证试验 | 第45-46页 |
| ·显微组织分析 | 第46-47页 |
| ·断口形貌分析 | 第47-48页 |
| ·讨论 | 第48-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5 合金热处理工艺研究 | 第51-63页 |
| ·合金分级固溶处理制度的确定 | 第51-54页 |
| ·铸态合金DSC曲线峰值分析 | 第51-52页 |
| ·初始固溶温度、时间的确定 | 第52-54页 |
| ·二级固溶温度的确定 | 第54页 |
| ·不同二级固溶处理温度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4-56页 |
| ·金相显微组织及背散射电子SEM-EDX分析 | 第56-58页 |
| ·合金时效特性研究 | 第58-59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59-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6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