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冷弯薄壁型钢住宅组合楼板的振动及设计准则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引言第9页
   ·组合楼板的研究现状第9-13页
   ·现有的可接受准则第13-22页
     ·瑞典的Ohlsson’s 准则第13-16页
     ·Australian 准则(1993)第16-18页
     ·加拿大的Onysko’s 准则第18-21页
     ·美国的Johnson’s 准则第21页
     ·四个设计准则的比较第21-22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组合楼板振动的理论分析第24-36页
   ·引言第24页
   ·人的活动对楼板产生的振动问题第24-28页
     ·人在楼板上的行走第24-26页
     ·跳跃第26-28页
   ·楼板振动分析第28-32页
     ·瑞利法第28-30页
     ·瑞利-里兹法第30-32页
   ·有效托梁数的计算第32-35页
     ·SJI 和AISC 方程第33-34页
     ·Shamblin/Kitterman 方程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板振动性能的试验研究第36-57页
   ·引言第36页
   ·试验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6-38页
     ·试验研究目的第36页
     ·试验内容及方法第36-38页
   ·试件及试验装置第38-42页
     ·试件第38-40页
     ·主要材料性能第40-41页
     ·试验装置第41-42页
     ·测点布置第42页
   ·试验过程第42-47页
     ·静力作用第42-45页
     ·组合楼板环境试验第45-46页
     ·力锤锤击第46-47页
   ·主要的试验结果第47-53页
     ·各种边界条件下组合楼板的挠度第47-51页
     ·各种加载方式下的频率及阻尼第51-53页
   ·数据处理及主要试验结果分析第53-55页
     ·各边界条件下的挠度对比分析第53-55页
     ·试验中对频率的影响因素第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结论第55-56页
     ·建议第56-57页
第四章 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板振动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57-76页
   ·前言第57页
   ·本文有限元模型建立的理论第57-63页
     ·单元的选取第57-58页
     ·单元分析第58-62页
     ·材料的非线性本构关系第62-63页
   ·有限元模型建立的过程第63-64页
     ·壳体模型的建立第63页
     ·单元网格划分第63-64页
     ·模型的边界约束及加载第64页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的比较第64-68页
     ·模型在静力作用下挠度的分析比较第64-67页
     ·模型的自振频率的分析比较第67-68页
   ·改变模型尺寸后的有限元分析第68-75页
     ·变宽度模型的研究第69页
     ·变宽度有限元分析第69-72页
     ·变跨度模型的研究第72页
     ·变跨度有限元分析第72-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板振动的设计方法第76-90页
   ·引言第76页
   ·组合楼板振动的预测方法第76-80页
     ·评价现有的容忍标准第76-79页
     ·预测中心位移的方法第79页
     ·预测基频的方法第79-80页
   ·组合楼板振动的计算方法第80-85页
     ·基本方程第80-82页
     ·人行走时的频率计算第82-83页
     ·挠度的计算第83-84页
     ·频率的计算第84-85页
   ·设计方法的建议第85-87页
   ·设计步骤第87页
   ·算例第87-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结语第90-92页
 1. 结论第90-91页
 2. 今后尚待研究的问题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附录第96-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与获奖情况第9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市绿地系统分析研究
下一篇:钢板深梁计算理论研究与滞回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