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660无线网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 ·无线局域网概述 | 第8-9页 |
| ·无线局域网组成 | 第9页 |
| ·无线网卡介绍 | 第9-11页 |
| 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相关技术介绍 | 第11-24页 |
| ·无线局域网传输方式 | 第11-12页 |
| ·无线局域网网络拓扑 | 第12-13页 |
| ·无线局域网技术要求 | 第13-14页 |
| ·现有无线技术 | 第14-19页 |
| ·模拟蜂窝系统 | 第14页 |
| ·FDMA | 第14-15页 |
| ·TDMA | 第15页 |
| ·个人数字蜂窝 | 第15页 |
| ·GSM | 第15-16页 |
| ·GPRS | 第16-17页 |
| ·CDMA | 第17-19页 |
| ·IEEE 802.11的发展历史及该标准的优点 | 第19页 |
| ·802.11b协议介绍 | 第19-22页 |
| ·802.11b协议的优点 | 第20页 |
| ·802.11b协议的缺点 | 第20-21页 |
| ·802.11b应用范围 | 第21页 |
| ·802.11b协议的前景 | 第21-22页 |
| ·802.11A协议介绍 | 第22页 |
| ·802.11G协议介绍 | 第22页 |
| ·WEP算法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无线网卡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24-35页 |
| ·分析 | 第24-29页 |
| ·开发方法介绍 | 第24-25页 |
| ·dll文件介绍 | 第25-29页 |
| ·设计 | 第29-35页 |
| ·系统结构 | 第29-30页 |
| ·系统组成 | 第30页 |
| ·系统流程 | 第30-31页 |
| ·模块设计 | 第31-32页 |
| ·详细设计 | 第32-35页 |
| 第四章 编码实现 | 第35-67页 |
| ·开发环境搭建 | 第35-37页 |
| ·VC++和MFC历史介绍 | 第35-36页 |
| ·VC开发环境搭建过程 | 第36-37页 |
| ·实现部分 | 第37-67页 |
| ·配置窗体 | 第37-43页 |
| ·无线网络属性窗体 | 第43-44页 |
| ·组名修改窗体 | 第44-46页 |
| ·组移动窗体 | 第46-47页 |
| ·IP地址设置窗体 | 第47-51页 |
| ·代理设置窗体 | 第51-55页 |
| ·网卡及所连接基站状态显示窗体 | 第55-59页 |
| ·选项窗体 | 第59-62页 |
| ·关于窗体 | 第62-63页 |
| ·迷你窗体 | 第63-67页 |
| 第五章 实验结果部分 | 第67-74页 |
| ·实验环境搭建 | 第67-68页 |
| ·成功连接网络 | 第68页 |
| ·显示可用的基站 | 第68-69页 |
| ·组配置管理 | 第69页 |
| ·偏好组网络 | 第69-70页 |
| ·显示连接基站的详细信息 | 第70页 |
| ·管理系统的设置项 | 第70-71页 |
| ·迷你窗体 | 第71页 |
| ·菜单项 | 第71页 |
| ·关于窗体 | 第71-72页 |
| ·默认无线网卡管理系统的运行界面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