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导论 | 第11-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 2. 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概述 | 第16-24页 |
| ·设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背景 | 第16-17页 |
| ·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内容 | 第17-18页 |
| ·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意义 | 第18-21页 |
| ·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是WTO 的必然要求 | 第18-19页 |
| ·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是整个外贸环境和结算制度的要求 | 第19-20页 |
| ·从在对整个对外贸易保障体制中的作用来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能在目前的贸易融资规划中起到重要作用 | 第20-21页 |
| ·从外贸实践上来看,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也带有紧迫性 | 第21页 |
| ·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21-24页 |
|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趋势 | 第22-23页 |
| ·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趋势 | 第23-24页 |
| 3. 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构建的原则 | 第24-29页 |
| ·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构建的原则 | 第24-27页 |
| ·出口信用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共有原则 | 第24-26页 |
| ·出口信用保险的特有原则 | 第26-27页 |
| ·原则对比的意义 | 第27-29页 |
| 4. 英美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分析 | 第29-48页 |
| ·英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 第30-36页 |
| ·英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确立的背景 | 第30页 |
| ·英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历史沿革 | 第30-33页 |
| ·英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内容 | 第33-34页 |
| ·评析 | 第34-36页 |
| ·美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 第36-43页 |
| ·美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确立的背景 | 第36页 |
| ·美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 第36-40页 |
| ·评析 | 第40-43页 |
| ·总结英美立法特点及其成因 | 第43-48页 |
| ·从整体上来看,条文的更替频繁,但条文体现的宗旨始终不变 | 第43-44页 |
| ·从法律规范的角度上来看,都着重从主体的角度做出规范 | 第44-47页 |
| ·从法律介入的时间上看,都是成立机构在先,而后才有法律规范 | 第47页 |
| ·从法律性质上来看,具有公法的性质 | 第47-48页 |
| 5. 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评析 | 第48-52页 |
|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内容 | 第48-50页 |
| ·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评价 | 第50-52页 |
|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优点 | 第50页 |
|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缺陷 | 第50-52页 |
| 6.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完善 | 第52-56页 |
| ·出口信用保险的运营宗旨 | 第52页 |
| ·资本的来源及资本的使用 | 第52-53页 |
| ·从主体出发的立法角度及承保主体决议形成机制 | 第53-54页 |
| ·承保限额以及承保比例 | 第54-55页 |
| ·其他方面的问题 | 第55-56页 |
| ·税收安排 | 第55页 |
| ·年度报告 | 第55页 |
| ·法律修改的方式途径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后记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