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20页 |
·沉积物重金属研究的科学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沉积物金属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一步提取法 | 第12-14页 |
·连续提取法 | 第14-15页 |
·化学统计方法的应用 | 第15-16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6-18页 |
·北运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 第16-18页 |
·北运河污染现状 | 第18页 |
·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 第18-20页 |
第2章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第20-23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0-22页 |
·样品采集 | 第20-21页 |
·样品基本参数 | 第21-22页 |
·样品分析及测试 | 第22-23页 |
第3章 北运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 | 第23-30页 |
·表层重金属含量 | 第23-25页 |
·北运河重金属分布及富集特征 | 第25-27页 |
·不同深度的重金属含量分布 | 第27-30页 |
第4章 北运河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 第30-33页 |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 | 第30-31页 |
·可提取态重金属分布特征 | 第31-33页 |
第5章 化学统计学技术在分析北运河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中的应用 | 第33-44页 |
·相关分析 | 第33-34页 |
·聚类分析 | 第34-36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36-39页 |
·表层沉积物 | 第37-38页 |
·不同深度沉积物 | 第38-39页 |
·多元统计学方法 | 第39-44页 |
·Parafac模型 | 第39-41页 |
·Tucker3 模型 | 第41-44页 |
第6章 北运河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44-48页 |
·重金属分布特征 | 第44页 |
·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 第44-46页 |
·金属来源 | 第46-48页 |
第7章 北运河中重金属污染潜在风险分析 | 第48-51页 |
·生态风险指数 | 第48-49页 |
·北运河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 | 第49-51页 |
第8章 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 第51-57页 |
·稀土研究概述 | 第51页 |
·北运河中稀土元素含量 | 第51-53页 |
·北运河中稀土元素形态分布特征 | 第53-57页 |
第9章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70页 |
已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