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培训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9页 |
·研究的方法与总体思路 | 第9-11页 |
2 安全培训的重要作用 | 第11-18页 |
·我国生产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 第11-12页 |
·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是人 | 第12-13页 |
·人的因素是主要因素 | 第12-13页 |
·物和机制的因素都与人息息相关 | 第13页 |
·当前各类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偏低 | 第13-16页 |
·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整体偏低 | 第13-15页 |
·安全中介机构人员从业水平参差不齐 | 第15页 |
·安全监管监察队伍专业人才匮乏 | 第15-16页 |
·全民安全素质有待提高 | 第16页 |
·培训是生产安全的治本之策 | 第16-18页 |
3 我国安全培训体系建设现状 | 第18-28页 |
·我国安全培训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初步发展阶段(1949 年-1980 年) | 第18-19页 |
·规范化发展阶段(1981 年-2001 年) | 第19页 |
·体系建设探索阶段(2002 年—至今) | 第19-20页 |
·我国安全培训体系建设现状 | 第20-25页 |
·安全生产培训体系框架 | 第20-21页 |
·培训体系建设成果 | 第21-25页 |
·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 第21-24页 |
·人员培训情况 | 第24-25页 |
·存在的薄弱环节 | 第25-28页 |
·子系统之间层次不清导致混乱 | 第25-26页 |
·子系统功能不全导致质量不高 | 第26-27页 |
·要素缺失导致与学校教育脱节 | 第27-28页 |
4 国外安全生产培训情况 | 第28-34页 |
·有关国家安全培训情况 | 第28-32页 |
·美国的主要做法 | 第28-29页 |
·德国的职业安全教育 | 第29-30页 |
·澳大利亚的职业安全教育 | 第30-31页 |
·日本的全民安全文化教育 | 第31页 |
·印度广泛建立矿山安全培训中心 | 第31页 |
·台湾的企业培训师制度 | 第31-32页 |
·香港双向互动的安全教育模式 | 第32页 |
·借鉴与启示 | 第32-34页 |
·单个政府机构承担培训监管职责 | 第32-33页 |
·重视学校安全教育 | 第33页 |
·监察员资格准入和岗前培训 | 第33页 |
·多措施保障培训质量 | 第33-34页 |
5 安全培训体系的完善创新 | 第34-38页 |
·加强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 | 第34页 |
·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 | 第34-35页 |
·将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 | 第34页 |
·将安全教育渗透在职业教育之中 | 第34-35页 |
·全面实行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准入 | 第35页 |
·归并安全生产中介职业资格 | 第35-36页 |
·建立职业化的监管监察队伍 | 第36页 |
·实施安全培训师认证制度 | 第36-37页 |
·分级建立安全培训考试中心 | 第37-3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38-40页 |
·总结 | 第38页 |
·主要的创新点 | 第38页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38-40页 |
·研究不足 | 第38-39页 |
·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详细摘要 | 第45-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