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11页 |
| 英文摘要 | 第11-19页 |
| 缩略语表 | 第19-23页 |
| 上篇:文献综述 | 第23-67页 |
| 一、中医证候学及其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 第23-31页 |
| 二、脓毒症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 第31-61页 |
| 三、脓毒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进展 | 第61-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中篇:理论探讨 | 第67-83页 |
| 一、DNA分子标记及其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 第6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
| 二、瘀毒伤络、阻络病机与脓毒症 | 第79-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 下篇:实验研究 | 第83-113页 |
| 前言 | 第83-85页 |
| 实验:脓毒症瘀毒证相关的RAPD分子标记研究 | 第85-113页 |
| 1 资料与方法 | 第85-91页 |
| ·病例资料 | 第85-86页 |
| ·疾病诊断标准 | 第85页 |
| ·纳入标准 | 第85页 |
| ·排除标准 | 第85页 |
| ·一般资料 | 第85-86页 |
| ·RAPD分子标记实验 | 第86-91页 |
| ·材料 | 第86页 |
| ·主要试剂 | 第86-87页 |
| ·主要设备 | 第87页 |
| ·试验方法 | 第87-91页 |
| ·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 | 第87-88页 |
| ·配制1.5%琼脂糖凝胶 | 第88页 |
| ·基因组DNA的纯度测定 | 第88页 |
| ·基因组DNA的浓度测定 | 第88-89页 |
| ·RAPD反应 | 第89-91页 |
| ·电泳和成像 | 第91页 |
| ·数据处理 | 第91页 |
| 2 结果 | 第91-101页 |
| ·DNA浓度和纯度 | 第91-92页 |
| ·RAPD实验结果 | 第92-101页 |
| ·引物筛选 | 第92页 |
| ·各引物对不同样本的扩增结果 | 第92页 |
| ·分子标记矩阵 | 第92-93页 |
| ·遗传学分析 | 第93-95页 |
| ·多态位点百分率 | 第93页 |
| ·由Nei's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估计的不同疾病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 | 第93页 |
| ·由Nei's指数估算的不同疾病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和基因流 | 第93-94页 |
| ·不同疾病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 | 第94页 |
| ·不同疾病群体的聚类分析 | 第94-95页 |
| ·分子标记在各群体中分布差异分析 | 第95-101页 |
| 3 讨论 | 第101-110页 |
| ·"瘀毒"理论 | 第102-106页 |
| ·脓毒症瘀毒证相关的RAPD分子标记分析 | 第106-109页 |
| ·初步结论 | 第109页 |
| ·创新点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109-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3页 |
| 附表:RAPD分子标记"0""1"矩阵 | 第113-125页 |
| 附图:随机引物对不同个体进行RAPD扩增的分子标记图像 | 第125-133页 |
| 致谢 | 第133-135页 |
| 个人简历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