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0页 |
1 硒、锌、锗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 第8-11页 |
·硒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 第8页 |
·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 第8-10页 |
·锗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 第10页 |
·人体补硒、锌、锗的方式 | 第10-11页 |
2 我国微量元素硒、锌、锗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 | 第11-13页 |
·土壤中硒的分布状况 | 第11-12页 |
·土壤中锌的分布状况 | 第12-13页 |
·土壤中锗的分布状况 | 第13页 |
3 作物与硒、锌、锗营养元素的关系 | 第13-17页 |
·作物与硒营养元素的关系 | 第13-15页 |
·作物与锌营养元素的关系 | 第15-16页 |
·作物与锗营养元素的关系 | 第16-17页 |
4 国内外对土壤中硒、锌、锗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报告 | 第20-49页 |
第一节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硒、锗的方法探讨 | 第20-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原理 | 第20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0-21页 |
·分析方法 | 第21页 |
2 结论与讨论 | 第21-25页 |
·负高压 | 第21-22页 |
·灯电流 | 第22页 |
·载气流量 | 第22页 |
·屏蔽气流量 | 第22-23页 |
·原子化器高度 | 第23页 |
·还原剂浓度 | 第23-24页 |
·载流液浓度 | 第24页 |
·共存元素的干扰 | 第24页 |
·方法的精密度和检出限 | 第24-25页 |
·回收实验 | 第25页 |
3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贵州省沿河县土壤中硒、锌、锗空间分布特征 | 第26-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材料 | 第26-28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8页 |
·方法 | 第28-30页 |
2 结论与讨论 | 第30-42页 |
·耕层土壤中硒、锌、锗空间分布特征 | 第30-39页 |
·剖面土壤中硒、锌、锗分布特征 | 第39-42页 |
3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节 贵州省沿河县特色农产品中硒、锌、锗调查研究 | 第43-47页 |
1 特色农产品中硒的含量状况 | 第43页 |
2 特色农产品中锌的含量状况 | 第43页 |
3 特色农产品中锗的含量状况 | 第43-44页 |
4 沿河县特色农产品中硒、锌、锗与土壤中硒、锌、锗的关系 | 第44-46页 |
5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节 总结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