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3-30页 |
·五脏相关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五脏相关学说的科学内涵 | 第13-14页 |
·五脏相关理论的临床经验总结 | 第14-15页 |
·五脏相关学说的临床研究 | 第15-18页 |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 第18-28页 |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第18-19页 |
·结构方程模型示意图 | 第19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数学形式 | 第19-20页 |
·几种特殊的结构方程模型 | 第20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分类 | 第20-21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过程 | 第21-24页 |
·SEM的应用注意事项 | 第24-26页 |
·SEM应用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26页 |
·SEM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第二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五脏相关研究 | 第30-47页 |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五脏症状的规定 | 第30-31页 |
·数据来源 | 第31页 |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数据库建立 | 第31页 |
·数据整理 | 第31页 |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研究结果 | 第31-47页 |
·五脏各自症状的描述性分析 | 第31-34页 |
·非线性主成分分析 | 第34-36页 |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36-42页 |
·相关与回归分析 | 第42-47页 |
第三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五脏相关研究 | 第47-64页 |
·研究目的 | 第47页 |
·研究内容 | 第47-48页 |
·五脏症状的规定 | 第47-48页 |
·数据来源 | 第48页 |
·数据处理 | 第48页 |
·数据库建立 | 第48页 |
·数据整理 | 第48页 |
·数据分析 | 第48页 |
·研究结果 | 第48-64页 |
·五脏各自症状的描述性分析 | 第49-51页 |
·非线性主成分分析 | 第51-54页 |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54-58页 |
·相关与回归分析 | 第58-64页 |
第四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慢性心力衰竭五脏相关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64-73页 |
·五脏症状分布 | 第64-65页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五脏症状分布 | 第64-65页 |
·慢性心力衰竭五脏症状分布 | 第65页 |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慢性心力衰竭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相关回归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相关与回归的结果 | 第68-69页 |
·慢性心力衰竭相关与回归的结果提示 | 第69-71页 |
·对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71-72页 |
·本研究创新性 | 第72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2-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一 文中统计学符号与希腊字母中英对照表 | 第79-80页 |
附录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统计分析程序 | 第80-81页 |
附录三 慢性心力衰竭统计分析程序 | 第81-82页 |
附录四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