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回顾 | 第12-21页 |
一、西医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第12-15页 |
(一) 定义、流行状况 | 第12页 |
(二) 形成机理 | 第12页 |
(三) 临床特点及转归 | 第12-13页 |
(四) 治疗 | 第13-15页 |
二、中医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第15-20页 |
(一) 病因病机 | 第16页 |
(二) 治疗 | 第16-17页 |
(三) 现代研究 | 第17-20页 |
1.疗效研究 | 第17-18页 |
2.中医证型的研究 | 第18-19页 |
3.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关系的研究 | 第19-20页 |
三、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1-27页 |
一、研究方案 | 第21-22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二) 纳入标准 | 第21页 |
(三) 排除标准 | 第21页 |
(四) 诊断标准 | 第21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六) 统计方法 | 第21-22页 |
二、研究结果 | 第22-27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22页 |
(二)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第22页 |
(三) 中医证型与血清ALT、AST的关系 | 第22-23页 |
(四) 中医证型与病毒复制的关系 | 第23-24页 |
(五) 中医证型与肝纤四项的关系 | 第24-27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7-30页 |
一、概述 | 第27页 |
二、HBeAg阴性慢乙肝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 第27-28页 |
三、HBeAg阴性慢乙肝的中医证型与ALT、AST的关系 | 第28页 |
四、HBeAg阴性慢乙肝的中医证型与HBVDNA复制的关系 | 第28页 |
五、HBeAg阴性慢乙肝的中医证型与肝纤四项的关系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附录 | 第35-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