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镍细化剂的选择与细化机理初探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32页 |
| ·金属的细化概述 | 第11页 |
| ·细化晶粒的物理方法及工艺 | 第11-19页 |
| ·形变处理细化法 | 第11-15页 |
| ·物理场细化 | 第15-18页 |
| ·快速冷却法 | 第18页 |
| ·机械物理细化法 | 第18-19页 |
| ·细化晶粒的化学方法及工艺 | 第19-20页 |
| ·添加细化剂 | 第19-20页 |
| ·添加变质剂细化 | 第20页 |
| ·超细晶粒钢的细化 | 第20-22页 |
| ·冶金处理细化 | 第20-21页 |
| ·形变诱导相变细化 | 第21页 |
| ·热处理细化 | 第21-22页 |
| ·磁场和电场处理细化a铁素体 | 第22页 |
| ·新型机械控制轧制TMCP技术 | 第22页 |
| ·铝及铝合金的细化 | 第22-27页 |
| ·铝合金细化剂的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 ·铝合金细化机理的发展 | 第24-27页 |
| ·镁及镁合金的细化 | 第27-29页 |
| ·熔剂处理法 | 第27-28页 |
| ·熔体过热法 | 第28页 |
| ·合金化细化晶粒 | 第28-29页 |
| ·铜及铜合金的细化 | 第29-30页 |
| ·纯铜的细化 | 第29-30页 |
| ·黄铜的细化 | 第30页 |
|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 | 第30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 第2章 形核理论 | 第32-40页 |
| ·均质形核理论 | 第32-34页 |
| ·非均质形核理论 | 第34-38页 |
| ·界面能或接触角理论 | 第34-35页 |
| ·点阵类型相似、点阵常数相当理论 | 第35-36页 |
| ·在非均质形核中静电作用的理论 | 第36-37页 |
| ·偏析系数理论 | 第37-38页 |
| ·热电效应理论 | 第38页 |
| ·包晶与共晶对形核作用的理论 | 第38页 |
| ·凝固过程的形核问题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3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40-43页 |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0页 |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 ·实验设备 | 第40页 |
| ·实验工艺 | 第40-41页 |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40-41页 |
| ·实验步骤 | 第41页 |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41-43页 |
| ·显微组织分析 | 第41页 |
| ·晶粒尺寸的测量与评定 | 第41-43页 |
| 第4章 纯镍细化剂的选择 | 第43-48页 |
| ·实验步骤 | 第43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47页 |
| ·细化效果比较 | 第43-45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45-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钛化物2对纯镍的晶粒细化 | 第48-60页 |
| ·实验步骤 | 第48页 |
| ·钛化物2粉末的粒度及形貌观察 | 第48页 |
| ·钛化物2添加量对纯镍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8-55页 |
| ·纯镍结晶核心的观察 | 第55-57页 |
| ·钛化物2细化纯镍的机理初探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