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9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选题的背景第10-11页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17页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2-14页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4-17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8页
   ·创新点与进一步研究第18-19页
     ·创新点第18页
     ·进一步研究第18-19页
第二章 农村金融服务的相关理论第19-34页
   ·农村金融抑制理论第19-23页
     ·麦金农——肖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第19-21页
     ·农村金融抑制与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第21-23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产生的“道德风险”第23-25页
   ·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理论第25-32页
     ·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理论第25-26页
     ·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理论第26-27页
     ·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均衡理论第27-32页
   ·市场失灵第32-34页
第三章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第34-42页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第34-35页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第35-38页
     ·投资渠道单一第35-36页
     ·融资渠道有限第36页
     ·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野蛮发展第36-38页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8-42页
     ·农村金融市场政策法规缺失第38页
     ·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不完善第38-39页
     ·农村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缺失第39-41页
     ·农户金融意识薄弱第41-42页
第四章 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策略第42-50页
   ·建立政府引导,村户、市场多方参与的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第43-45页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及各项制度第43-44页
     ·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体系第44-45页
   ·创新现有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第45-46页
     ·建设供需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第45页
     ·创立融资租赁中心第45-46页
     ·创新抵押制度第46页
   ·推进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合法化第46-48页
     ·正视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合理性第46-47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合法化第47-48页
   ·搭建农村金融服务的风险控制和转移体系第48-50页
     ·建立完善的投融资信用体系第48-49页
     ·多方筹资建设担保基金第49-50页
第五章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探索:郁南实践第50-58页
   ·郁南实践第50-55页
     ·发挥金融扶贫基金的乘数效应第51-52页
     ·构建征信体系降低金融风险第52-54页
     ·郁南实践的核心架构第54-55页
   ·郁南实践的启示第55-58页
     ·降低交易成本是前提第55-56页
     ·形成利益机制是引擎第56-58页
第六章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ES5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