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国际外包对中国就业及工资的影响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图目录第7-8页
表目录第8-10页
目次第10-13页
1 导论第13-1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5页
   ·“国际外包”与“制造业”概念界定第15-16页
   ·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第16-17页
   ·创新与不足第17-19页
2 文献综述第19-38页
   ·国际外包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第19-22页
     ·国际外包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9-21页
     ·国际外包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国际外包的就业及工资效应第22-30页
     ·国际外包对就业及工资的影响第22-27页
     ·国际外包就业及工资效应的传导途径和影响因素第27-29页
     ·国际外包就业及工资效应的实证研究方法第29-30页
   ·国际外包水平的测度方法第30-33页
   ·对中国参与国际外包问题的研究第33-35页
     ·中国参与国际外包的影响因素第33-34页
     ·中国参与国际外包的经济效应第34-35页
   ·就业及工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35-37页
   ·小结第37-38页
3 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外包市场的发展变化第38-56页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市场概况第38-46页
     ·中国制造业的就业状况第38-42页
     ·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第42-46页
   ·中国制造业国际外包市场概况第46-53页
     ·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外包的历史轨迹第46-48页
     ·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外包的主要形式第48-49页
     ·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外包的主要优势第49-51页
     ·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外包的主要特征第51-53页
   ·国际外包影响中国就业及工资变化的途径第53-54页
     ·国际外包影响中国就业变化的途径第53页
     ·国际外包影响中国工资变化的途径第53-54页
   ·小结第54-56页
4 中国参与国际外包水平的测算第56-77页
   ·中国参与国际外包水平的测算方法第56-60页
     ·出口中的外包值和外包比重的测算第57-58页
     ·M_(ji)~I的确定第58-60页
   ·数据及其处理方法第60-62页
   ·中国参与国际外包的水平:总体视角第62-66页
     ·中国制造业总体的OS值和OS比重第62-64页
     ·中国制造业总体OS比重的国别结构第64-65页
     ·中国制造业总体OS比重与其他国家(地区)的比较第65-66页
   ·中国参与国际外包的水平:行业视角第66-70页
     ·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OS值第66-68页
     ·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OS比重第68-70页
   ·中国参与国际外包的水平:技术分组的视角第70-75页
     ·中国制造业按技术分组的OS值和OS比重第71-74页
     ·中国制造业按技术分组OS比重的国别结构第74-75页
   ·小结第75-77页
5 国际外包对中国就业及工资的影响:实证研究第77-105页
   ·模型所用变量及数据来源第77-82页
     ·就业模型所用变量及数据来源第78-80页
     ·工资模型所用变量及数据来源第80-82页
   ·数据的自相关和平稳性检验第82-84页
     ·自相关检验第82-83页
     ·平稳性检验第83-84页
   ·分行业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第84-97页
     ·模型形式设定检验第84-87页
     ·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检验第87-88页
     ·计量结果和检验第88-94页
     ·计量结果分析第94-97页
   ·按技术分组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第97-104页
     ·模型形式设定检验第97-98页
     ·计量结果和检验第98-103页
     ·计量结果分析第103-104页
   ·小结第104-105页
6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105-112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05-107页
   ·政策建议第107-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油价格冲击与货币政策作用及选择--基于中国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下一篇:排他性交易限制竞争的经济分析--基于案例研究